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董攝的意思、董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董攝的解釋

(1).監督整饬。《三國志·魏志·程曉傳》:“今外有公卿将校總統諸署,内有侍中尚書綜理萬機,司隸校尉督察京輦,禦史中丞董攝宮殿。”

(2).督導統率。《晉書·陸雲傳》:“直以 機 計慮淺近,不能董攝羣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董攝”屬于古漢語複合詞,其釋義需結合字源與文獻用例綜合考證。根據《漢語大詞典》對單字的訓釋,“董”本義為督察、管理,《左傳·昭公十三年》載“董之以武師”,杜預注“董,督也”;“攝”有代理、兼理之義,《論語·八佾》記“官事不攝”,邢昺疏“攝猶兼也”。二字連用始見于宋代職官制度,特指臨時性監管職責,如《宋史·職官志》載“以參知政事董攝三省事”,此處“董攝”指代宰輔官員短期統管多個官署的特殊職掌。

該詞在明清文獻中漸趨消亡,現代《現代漢語詞典》《辭海》等權威辭書均未收錄此詞條。其語義範疇可歸納為:古代官員在特定時期對多個行政機構實施的監察與代管職能,具有臨時性、跨部門性的行政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董攝”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ǒng shè,主要含義分為兩方面:

  1. 監督整饬
    指對事務或行為進行監督和管理,使其符合規範。例如《三國志·魏志·程曉傳》中提到:“禦史中丞董攝宮殿”,強調監察職能。

  2. 督導統率
    意為督導并統領全局,例如《晉書·陸雲傳》中的“不能董攝羣帥”,指未能有效統率衆将帥。


補充說明:

建議參考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或古籍用例以準确理解其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柏酒白鐐筆虎必力不剌長男成獄闖客傳薪純悫存盤帝國州大廈費舌馮夢龍封人負販府界伏獵侍郎高牙鈎釽鸹鸧壑子浃汗嬌韻嚼雜家饷雞丁結缡解手尖刀驚喜欲狂景曜錦院拒命距險開成石經蘭芽勞務出口類祠陋氓綿延不斷冥誕甯南牛囤排突跑紅僻絕氣結青光眼淭挐劬劬曲須弱子商機纔屬史匠授受說古談今讨口牙外傳吳激閑遙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