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东方边际;东方极远之处。《山海经·海外东经》:“帝命 竪亥步 ,自东极至於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 晋 左思 《吴都赋》:“出乎大荒之中,行乎东极之外,经 扶桑 之中林,包 汤谷 之滂沛。” 唐 陆龟蒙 《和重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老思东极旧巖扉,却待秋风泛舶归。”
(2).指 中国 东部边境。《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临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 泰山 ,周览东极。”《魏书·百济传》:“今中夏平一,宇内无虞,每欲陵威东极,悬旌域表。”
(3).指 东海 。亦泛指东方大海。 唐 杜甫 《长江》诗之二:“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 仇兆鳌 注:“东极,指 东海 。” 明 俞安期 《望海》诗:“星临东极无分野,山入南荒有 沃焦 。”
“东极”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东方边际或极远之处
指地理概念中东方最遥远的边界或区域。例如《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载“帝命竪亥步,自东极至於西极”,晋代左思的《吴都赋》也提到“行乎东极之外”。这一用法多用于古代文献,强调方位的极限。
中国东部边境
特指历史上中原王朝的东部边疆,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巡游“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体现古代帝王对疆域四至的重视。
东海或泛指东方大海
唐代陆龟蒙的诗句“老思东极旧巖扉”和杜甫《长江》诗“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均以“东极”指代东海或东方海域。明代俞安期《望海》诗中“星临东极无分野”进一步扩展为东方大海的泛称。
补充说明
该词多用于文学、历史语境,现代地理中较少使用。其核心含义均围绕“东方”的极限展开,具体指代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璈管八百壮士宝镈包船边兵扁挑伯国博劳草偃风从怅然橙丝石谷胆栗悼伤大圣独照讹俗凤凰晒翅讽诏粪箕丐棍官帅裹尸马革寒梅酣然弘雅戒勖借装嫉毁畿郡近庙金鱼公子积算抉示峻速渴念括约肌落头鲜连质列人木兰诗曝背食芹黔黎散齐石径守白守风双曲线疏梦厮诨驷駵速溶谈驳特许天生天化土腥味伪从闲奥陷入西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