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兔丝子的意思、兔丝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兔丝子的解释

中药名。莬丝子的成熟种子。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予族子 相 ,少服兔丝子凡数年,所服至多,饮食倍常,气血充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菟丝子(学名:Cuscuta chinensis Lam.)是汉语词典中记载的经典寄生植物名称,其释义可分为三个层面:

一、词源释义 《汉语大词典》记载“菟”通“兔”,因该植物茎细如丝,缠绕宿主生长时形似兔毫,故得名“菟丝”。《说文解字注》指出“子”指其卵圆形种子入药的特征,完整名称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

二、植物特性 中国植物志数据库显示,菟丝子属旋花科,为一年生寄生草本,无根叶结构,通过吸器获取宿主营养。其黄色藤茎常寄生于豆科、菊科植物,8-9月结蒴果,内含2-4粒表面粗糙的淡褐色种子(来源: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三、药用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规定,干燥成熟种子为法定药材,性味甘温,归肝肾经。经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证实,其有效成分含槲皮素、金丝桃苷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补益肝肾的功效(来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四、文化象征 《诗经·小雅》中“茑与女萝,施于松柏”的“女萝”即指菟丝,历代文人常以此植物比喻依附关系。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特别标注:“多生荒园古道,其子入药,九月采曝。”印证了古今用名的延续性(来源:国家图书馆古籍部)。

网络扩展解释

“兔丝子”是一个存在书写争议的词语,其解释需结合植物学与语言演变来分析:

一、名称来源与正误辨析

  1. 正确名称应为“菟丝子”
    该植物学名实为“菟丝子”,因种子煎煮时种皮破裂、露出黄白色胚芽如丝状,故得名“吐丝子”,后讹传为“菟丝子”。所谓“兔丝子”是常见的书写错误,与兔子无关。

  2. 读音说明
    “菟”在此处读作tù(与“兔”同音),而非其他读音。

二、作为中药材的释义

  1. 药用部位
    指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成熟干燥种子,是传统补肾中药。

  2. 历史记载
    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族人长期服用后“气血充盛”,印证其补益功效。

三、其他释义辨析

部分资料提到“兔丝子”作为成语形容头发细软(如),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典籍及多数文献,可能为区域性俗语或误传,建议谨慎使用。

四、扩展知识

菟丝子是寄生植物,茎呈黄色或紫红色,缠绕其他植物生长,具有安胎、美容等药用价值。


提示:若需药用,请咨询中医师,避免自行服用。

别人正在浏览...

悲絃不变不懂眼补痕猜鸷朝纬稠心眼儿词筒麤才躭惊受怕打拍子打铁诋突遁弃返观法筵沸热分馏高粱酒缑山鹤构制鬼鬼头头郭隗尊火炙胡疑罽宾禁加金门客金丝熏济世安民君公控免宽洪大度鬣刺离纷临路立适毛烘烘苗胤模斅爬蹉披阅晴天侵寇湫泊桑螵蛸闪槌霜崖水表送去迎来缩尺柁牙亡军薇藿壝墙未渠央问目下笔如神闲舋下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