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髧髦的意思、髧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髧髦的解释

(1).古时小儿发式。语出《诗·鄘风·柏舟》:“髧彼两髦。” 宋 苏轼 《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夜来梦见小於菟,犹是髧髦垂两耳。”

(2).小儿或幼时的代称。 宋 曾巩 《代皇子延安郡王谢表》:“欲善在身,忘髧髦之至弱。” 宋 陆游 《社饮》诗:“起舞非无垂白伴,暮归仍有髧髦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髧髦是汉语中一个古语词汇,指古代儿童垂于额前的短发,也代指孩童时期或年幼之人。该词由“髧”和“髦”两部分构成:

  1. 字义解析

    • “髧”(dàn)本义为头发下垂貌,《说文解字》释为“发垂也”。
    • “髦”(máo)原指幼儿未冠时下垂至眉的短发,《释名·释首饰》载:“髦,冒也,覆冒头颈也。”。二字组合后,特指儿童发式,后引申为童年阶段。
  2. 文献溯源

    该词最早见于《诗经·鄘风·柏舟》:“髧彼两髦,实维我仪”,描述少年垂发之貌。汉代经学家郑玄注《礼记·内则》时提到“剪发为髧髦”,说明其与古代儿童成童礼相关。

  3. 文化内涵

    髧髦不仅是发式名称,更承载礼仪意义。据《仪礼》记载,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前需保留此发式,象征未成年的身份。唐宋诗词中亦以“髧髦”指代年少时光,如陆游诗句“总角回头梦已非,髧髦浑似旧时垂”。

  4. 现代使用

    当代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历史研究领域,例如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引用“髧髦”考证先秦民俗。

参考资料

《说文解字》《释名》《诗经》《礼记》《仪礼》《陆游诗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

“髧髦”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解释

  1. 古时小儿发式
    指孩童垂于额头两侧的短发,语出《诗经·鄘风·柏舟》的“髧彼两髦”。其中“髧”形容头发下垂的样子,“髦”即幼年时期的垂发。这种发式常见于文献对孩童形象的描写,如苏轼诗云:“夜来梦见小於菟,犹是髧髦垂两耳”。

  2. 代指小儿或幼年时期
    引申为对孩童或年少时的称谓。例如陆游《社饮》中“暮归仍有髧髦扶”,即以“髧髦”指代搀扶自己的幼童。

二、引证与用法

“髧髦”兼具具体发式与象征幼年的双重含义,是古典文学中体现年龄特征的典型词汇。如需更详细例证,可参考《诗经》及宋代文人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阿女百堕俱举北斗贝萋本班不邓邓不遑超陟出口待到斗艸斗船独绝顿伏返聘乏趣伏鸾歌哭观占卦婆子诡毳殊章含贝豪憝怀珠家邦降心顺俗徼极杰异看坐儿的廉姜辽碣列荣陵临厉肃流石牧笛内禁捏舌头怒火派送旁嚣青莲书勤心秋水盈盈七相五公容与赏好縿縿髾发生长石榞司号员死生荣辱缩恧叹观止矣通动屯正委填雾聚乡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