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应的意思、敌应的详细解释
敌应的解释
犹言相敌对,相排斥。《易·艮》:“上下敌应,不相与也。”
词语分解
- 敌的解释 敌 (敵) í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敌人。敌方。敌寇。 指敌人:敌后。敌情。敌酋。敌特。轻敌。克敌制胜。 抵挡:寡不敌众。 相当:势均力敌。匹敌。敌手(能力相等的对手)。 仇视:敌意。“诸侯敌王所忾
- 应的解释 应 (應) ī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坣 )。应有尽有。 回答:答应。喊他不应。应承。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 姓。 当该 应 (應) ì 回答或随声相和:
网络扩展解释
“敌应”是一个源自《易经》的术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有所侧重,以下是综合解释:
一、基本含义
“敌应”指相互敌对、排斥的关系,尤其用于描述《易经·艮卦》中上下卦爻的对应状态。其核心含义是对立双方无法协调或合作,如《易·艮》所述:“上下敌应,不相与也”(上下卦的爻位相互敌对,无法呼应协作)。
二、详细解析
-
词源与结构
- 由“敌”(敌对势力)和“应”(回应、对应)组成,字面意为“对敌对势力作出回应”。
- 在《易经》中特指卦象中爻位间的对立关系,如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等本应呼应,但若属性相反(如阴阳相异),则形成“敌应”。
-
延伸用法
- 可引申为人际关系或势力间的对抗状态,例如团队内部矛盾、国际关系中的对立等。
- 部分现代解释误将其视为成语,理解为“应对敌人”,但此用法缺乏古籍依据。
三、注意事项
- 与“相应”对比:在《易经》中,“相应”指爻位和谐互动,而“敌应”则相反,代表对立排斥。
- 权威性差异:极高权威来源(如汉典、沪江词典)均以《易经》解释为主,中等权威网页可能包含引申或误读。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周易》注解或专业易学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敌应(dí yìng)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敌对者互相应对、相争不休的意思。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部首是“攴”(pū),表示手的意思;右边的部首是“应”(yìng),表示应对的意思。敌应的笔画数目为13画。
敌应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敌应的形状稍有差异。在繁体字中,敌应的右边部首“应”的上方有一个“心”字旁,表示心意、应对的含义更加明确。
一些例句中使用了敌应一词:
1. 在战场上,敌方採取敌应的战术,使我方处于被动地位。
2. 这对姐妹之间的竞争可谓敌应,从小学习成绩到职业选择,无不相互挑战。
除了敌应,也有一些与之相关的词语:
1. 对抗:表示相互争斗、竞争的意思。
2. 敌对:表示两方之间存在敌意、敌对关系的意思。
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如果还有其他疑问,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