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止的意思、抵止的详细解释
抵止的解释
终止。 明 杨慎 《辞尚简要》:“不论合题与否,篇篇相袭,师以此授徒,上以此取士,不知何所抵止也。”
词语分解
- 抵的解释 抵 ǐ 挡,拒,用力对撑着:抵挡。抵制。抵抗。抵赖。 顶撞,冲突,矛盾:抵触。 代替,相当,顶替:抵押。抵偿。抵充。抵还(俷 )。 到达:抵京。抵临。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止的解释 止 ǐ 停住不动:止步。截止。 拦阻,使停住:止痛。禁止。 仅,只:止有此数。不止一回。 古同“趾”,脚;脚趾头。 行起 笔画数:; 部首:止;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抵止”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释义
- 词义:意为“终止、停止”,通常指某种状态或行为的结束。
- 示例:明代杨慎在《辞尚简要》中批评文章模仿现象时提到“不知何所抵止也”,指不知这种风气何时终止。
2.出处与用法
- 文献来源:该词最早见于明代杨慎的《辞尚简要》,用于描述当时科举文章千篇一律、缺乏创新的问题。
- 现代使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属于古语词汇,多见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
3.结构与发音
- 拼音:dǐ zhǐ(“抵”为第三声,“止”为第三声)。
- 字形结构:由“抵”(左右结构)和“止”(独体结构)组成,属于联合式合成词。
4.使用注意
- 语境限制:多用于书面语或批判性语境,如描述负面现象的延续性问题(如“抄袭之风不知抵止”)。
- 近义词:终止、停止、结束(具体需结合语境选择更常用的现代词汇)。
若需进一步探究该词的古代用例,可参考杨慎《辞尚简要》等明代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抵止(dǐ zhǐ)这个词的意思是阻止、抵抗或阻挡的意思。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手部部首“手”表示与动作相关,右边的至字部首“止”表示停止或阻止。它的总笔画数是11笔。抵止这个词的来源比较简单,是由于它的含义比较明确,而且构词方式简单。在繁体字中,抵止这两个字的形状和简体字基本一致。根据古时候汉字写法,抵止的写法与现代写法相差不大。下面是一个例句:"他用尽全力抵止了敌人的进攻。"抵止这个词可以和其他词组合成新词,如:抵止力、抵止作用、抵止措施等。与抵止意思相近的词有拦截、拦阻、阻挡等。相反的词有促进、推动、鼓励等。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百罹虣世八音联欢变几帛迭藏拙乘雷单档道长刀剪德胜头迴电话机第三者高飏供桌贵老好物鹤怨猿惊弘辩化光扈冶角发嘂油子疾步酒食空洒洒口引劳心焦思离堆栗烈觱发邻竝隆俊卖履分香沐浴膏泽内舍旁救骈首就逮癖子顦顇器度挈壶清干蜻蜓艇神功绳违神柩神虈豕腹衰苶损贬跳骇童女罔车王正月琬琰问讯香厨闲执宵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