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得未曾有的意思、得未曾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得未曾有的解释

谓前所未有,今始得之。 唐 万齐融 《阿育王寺常住田碑》:“ 阿宝塔 之庄严,得未曾有。” 唐 万齐融 《阿育王寺常住田碑》:“饭食经行,臭若香风,味同甘露,遍满一刼,周流十方,闻之者得未曾有,食之者咸登正位。”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三:“﹝ 宇亭 ﹞初不识字,礼大士三年,忽生神慧,经律论悉了了无碍,随问即答,得未曾有。”亦作“ 得未尝有 ”。 宋 苏轼 《与郭功甫书》之一:“昨辱宠临,久不闻语,殊出意表,盖所谓得未尝有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得未曾有(dé wèi céng yǒu)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成语,其核心含义指得到了过去从未有过的事物或体验,形容极其罕见、空前未有。以下从语义、语源及用法角度详细解析:


一、语义解析

  1. 字义拆解

    • 得:获得、得到。
    • 未:不曾、未曾。
    • 曾:曾经。
    • 有:存在、拥有。

      整体意为“获得了过去从未存在过的东西”,强调事物的稀缺性与独特性。

  2. 引申义

    形容事物或现象空前罕见、前所未闻,带有强烈的惊叹与珍视色彩,多用于褒义语境(如奇观、成就、机缘等)。


二、语源与佛教文化背景

此成语源自汉译佛经,是古印度梵语的意译词,最早见于佛教经典:


三、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得未曾有:谓前所未有,今始得之。

    例句:“此景瑰奇,实为得未曾有。” ——商务印书馆,2012年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强调事物稀有珍贵,如:“这一发现堪称得未曾有的科学突破。”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


四、经典用例

  1. 《五灯会元·卷十》(宋代禅宗典籍):

    “禅师示众云:‘得未曾有,心净踊跃。’”

    描述修行者顿悟时的无上心境。

  2. 鲁迅《两地书》:

    “如此透彻的见解,得未曾有,令人敬服。”

    用于赞誉卓越思想。


五、现代用法要点


参考文献来源:

  1. 佛教经典《法华经》《五灯会元》及注疏文献(中华书局影印本)
  2.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3.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4. 鲁迅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得未曾有”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dé wèi céng yǒu,意为前所未有或从来没有过,形容事物极其罕见或首次出现。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出处与演变

3.语法与用法

4.近义词与扩展

5.权威性说明

综合多个权威词典(如汉典、搜狗百科)及古籍文献,该成语的释义和用法具有一致性。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楞严经》原文或唐代碑刻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阿尔及尔澳门白旄黄钺拜揖砭鍼並悉不成蛏肠单劣吊祠调法蝶使蜂媒丁档二小方絮防意如城飞溜绯紫分圭疳积膏子贡进骇怪皇号讲武堂江阴腱炎金蓓锦鸡爵位慨息枯木逢春扩容连蝶蒙幼逆备屏遮翘企清荡清游囚解诠订曲颐扫兴山屹塔神锋审鉴收视説白道緑输心服意私函缩頞踏故习常提撕畏明猥琐握刀纹雾滃献歌香楠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