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未曾有的意思、得未曾有的详细解释
得未曾有的解释
谓前所未有,今始得之。 唐 万齐融 《阿育王寺常住田碑》:“ 阿宝塔 之庄严,得未曾有。” 唐 万齐融 《阿育王寺常住田碑》:“饭食经行,臭若香风,味同甘露,遍满一刼,周流十方,闻之者得未曾有,食之者咸登正位。”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记》卷三:“﹝ 宇亭 ﹞初不识字,礼大士三年,忽生神慧,经律论悉了了无碍,随问即答,得未曾有。”亦作“ 得未尝有 ”。 宋 苏轼 《与郭功甫书》之一:“昨辱宠临,久不闻语,殊出意表,盖所谓得未尝有也。”
词语分解
- 得的解释 得 é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恘 )。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适合:得劲。得当(刵 )。得法。得体。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可
- 有的解释 有 ǒ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表示大、多:有学问。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
网络扩展解释
“得未曾有”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dé wèi céng yǒu,意为前所未有或从来没有过,形容事物极其罕见或首次出现。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核心含义:指某事物或现象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强调“空前的独特性”。
- 扩展解释:常用于形容突破常规、超越过往的成就或经历,带有赞叹或惊异的感情色彩。
2.出处与演变
- 最早来源:出自佛教经典《楞严经》卷一:“法筵清众,得未曾有。”
- 其他文献:唐代万齐融在《阿育王寺常住田碑》中亦引用该词,如“阿宝塔之庄严,得未曾有”,进一步丰富了其文学应用。
3.语法与用法
- 结构:紧缩式成语,通常作谓语,不带宾语。
- 例句:
- 鲁迅《两地书·七》:“承先生封都给我回信,于‘小鬼’实在好像在盂兰节,食饱袋足,得未曾有了。”
- 清代史震林《西青散记》:“闻之者得未曾有,食之者咸登正位。”
4.近义词与扩展
- 同义词:前所未有、空前绝后。
- 反义词:司空见惯、屡见不鲜。
- 用法提示: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5.权威性说明
综合多个权威词典(如汉典、搜狗百科)及古籍文献,该成语的释义和用法具有一致性。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楞严经》原文或唐代碑刻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标题: 得未曾有
得未曾有这个词的意思:
得未曾有是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东西或者经历,表示某种情况或状况超出了以往的经验范畴。
拆分部首和笔画:
得 (彳 + 登) 总共6画
未 (一 + 木) 总共5画
曾 (日 + 曰 + 米) 总共10画
有 (⺌ + 月) 总共6画
来源:
得未曾有这个词最初出现在《论语·述而》一篇中。后来成为现代汉语的一种固定短语,经常用于描述某种特殊的、前所未有的情况。
繁体:
得未曾有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得未曾有的写法与现代汉字写法基本一致。
例句:
1. 这次的成功是得未曾有的,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2. 这场比赛的观众人数是得未曾有的,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组词:
得到、未知、曾经、有限
近义词:
前所未有、绝无仅有、空前绝后
反义词:
常有、常见、常规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我很乐意继续帮助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