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飞之蝶。喻飞雪。 南朝 梁 裴子野 《咏雪诗》:“拂草如连蝶,落树似飞花。” 唐 令狐楚 《省中直夜对雪寄李师素侍郎》诗:“杂花飞烂熳,连蝶舞徘徊。”
“连蝶”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ián dié,通常用于文学比喻。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字面含义
指“并飞之蝶”,即蝴蝶成双飞舞的场景。
例如:南朝梁诗人裴子野《咏雪诗》中以“拂草如连蝶”形容雪花飘落时如蝴蝶群飞。
比喻义
引申为“喻飞雪”,即用蝴蝶纷飞的状态比喻雪花飘落的轻盈姿态。
例如唐代令狐楚《省中直夜对雪寄李师素侍郎》中写道:“连蝶舞徘徊”,将雪景与蝶舞相映成趣。
诗词引用
该词多见于古代诗文,属于较为文雅的表达,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其比喻手法通过蝴蝶的轻盈、密集与雪花的相似性建立联系,增强画面感。
结构特点
“连蝶”为并列结构,通过“连”字强调动作的连续性,与“蝶”的意象结合,形成动态美感。
权威性差异
(汉典)和(查字典)的解释一致且权威性较高,而的释义虽重复但补充了诗词例证,进一步验证了词义的古典性。
使用建议
该词适合用于文学创作或古风语境中,日常交流中可用“雪花纷飞”等更通俗的表达替代。
如果需要更多诗词例句或具体出处分析,可参考上述来源。
连蝶(lián dié)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辶”和“虫”。它共有12个笔画。
连蝶这个词来自于古代文学作品《汉书·东方朔传》中的描写。连蝶的意思是蝴蝶在空中飞舞时呈现一连串的连续动作,形态优美动人。
在繁体字中,连蝶的写法为「連蝶」。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连蝶的字形略有不同。它的上半部分是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辶”和“⺮”。辶是表示行走的部首,⺮则代表了草木。连蝶的下半部分写作“虫”,表示昆虫。整个字形结构反映了蝴蝶翩翩起舞的景象。
例句:
1. 温柔的春风吹过,花林间连蝶起舞。
2. 山中的小溪边,可看见一串串连蝶飞翔。
组词:
1. 蝴蝶(hú dié):指昆虫的一种,常见于春夏季节。
2. 连绵不断(lián mián bù duàn):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
近义词:
飞舞、飞翔、翩翩、舞动。
反义词:
静止、停歇。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