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容的意思、德容的详细解释
德容的解释
(1).敬辞。有道者的仪容。 宋 陆游 《别曾学士》诗:“所愿瞻德容,顽固或少痊。” 清 刘大櫆 《金复堂先生八十寿序》:“亲先生之德容,沐先生之风教。”
(2).指女子的德行与容貌。 清 沉复 《浮生六记·坎坷记愁》:“愿君另续德容兼备者以奉双亲。”参见“ 德言容功 ”。
词语分解
- 德的解释 德 é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 容的解释 容 ó 包含,盛(唍 ):容器。容量(刵 )。容积。容纳。无地自容。 对人度量大:容忍。宽容。 让,允许:容让。不容人说话。 相貌,仪表,景象,状态:容止。容颜。容光。容貌。仪容。军容。市容。阵容。姿
专业解析
“德容”是一个汉语合成词,由“德”和“容”两个字组合而成,其含义需从这两个字的字义及组合后的引申义来理解。根据权威汉语词典和典籍的释义,其详细意思如下:
一、基本释义
“德容”指人的品德修养与仪表风度,是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行为举止、仪态容貌的统一体现。它强调一个人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德),还要具备与之相称的端庄仪态和良好风貌(容)。
-
“德”的含义(内在核心):
- 指道德、品行、操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将“德”定义为:“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 如仁爱、诚信、正直、宽厚等。
- 引申为恩惠、善行。《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指出“德”有“道德,品德”之义,也指“恩德,好处”。
- 来源依据:《现代汉语词典》是规范现代汉语词汇使用的权威工具书;《辞海》是兼具字典和百科全书性质的大型综合性辞书,其释义具有广泛认可度。
-
“容”的含义(外在表现):
- 指容貌、仪容、仪表。《现代汉语词典》将“容”解释为:“相貌;脸上的神情和气色;样子。” 如容貌端庄、仪容整洁。
- 引申为气度、风度、包容。《辞海》指出“容”有“容纳,宽容”之义,也指“仪容,相貌”。
- 来源依据:同上,《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对“容”的释义清晰明确,是理解该字的基础。
二、合成词“德容”的引申义
将“德”与“容”结合,“德容”通常指:
- 品德与仪容的并称:形容一个人内外兼修,既有美好的德行,又有得体的仪态。常用于赞誉女性贤良淑德、举止得体,如“德容兼备”、“德容言功”(旧时衡量妇女品德的四种标准)。
- 由内在品德自然流露出的外在气质与风度:高尚的道德修养会自然地体现在一个人的神情、举止和待人接物上,形成一种令人敬重、舒适的气场或风范。这时的“容”不仅指外貌,更强调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
- 包容的德行:有时也指宽宏大量、能容人的品德(此义项在现代使用相对较少)。
三、词源与用法
“德容”一词古已有之,常见于古代典籍和文学作品中,用以形容人的整体修养和风范。在现代汉语中,它仍然是一个正式且带有褒义的词汇,多用于书面语或对人物(尤其女性)品格的评价。
“德容”的核心含义是指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仪表风度的统一体。它强调:
- 内在之“德”:高尚的道德、品行、情操。
- 外在之“容”:端庄的容貌、得体的仪态、优雅的风度。
- 内外统一:美好的品德会自然地体现在外在气质上,形成整体的修养和风范。
网络扩展解释
“德容”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德容”由“德”(品德)和“容”(容貌)组成,指人的内在品德与外在仪态均需端正庄重。该词既可形容有道者的风范,也可特指女子的德行与外貌。
二、具体释义
-
敬辞:有道者的仪容
用于表达对德高望重者的尊敬,强调其言行举止符合道德规范。例如宋代陆游在《别曾学士》中写道:“所愿瞻德容,顽固或少痊”。
-
指女子的德行与容貌
多用于形容女性兼具良好品德与端庄外貌。清代沈复《浮生六记》提到:“愿君另续德容兼备者以奉双亲”。
三、使用场景
- 评价人物:如“德容兼备”形容品貌双全的女性(常见于文学作品)。
- 礼仪用语:作为敬辞赞美他人,如“亲先生之德容,沐先生之风教”(清代刘大櫆文)。
四、关联扩展
- 相关成语:
“德言容功”指古代对女性品德、言辞、仪态、家务能力的四项要求,“德容”可视为其中两项的概括。
五、总结
“德容”既强调内外兼修的个人修养,也包含对不同性别角色的传统期许。其内涵随语境变化,但核心始终围绕品德与仪表的双重标准。
别人正在浏览...
哀听班虎必诺碧遥遥禅机伧歌乘幂陈述冲齓次躔大才盘盘蹀步抵诛风吹雨打風煞改头换面甘苦餶哺顾脸国忌行香和鼎后蜀货人假宠家克计将美讲勖节用爱民渴雨闚兵烂舌头涝地连枝比翼罗取马铃薯密树默存母服暮虢朝虞翩旋翘勤蛷螋羣毛乳犊不怕虎石揵收头疏陋殊数桃花夫人他乡异县颓化脱皮掉肉无家可奔晤面孝慈小来小去胁逼卸席谐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