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马铃薯的意思、马铃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马铃薯的解释

(1) [potato]

(2) 一种直立草本植物,叶为羽状复叶,花白色、黄色、蓝色或紫色,浆果紫色,原产于美洲南部和中部的高原,广泛栽培(尤在温带地区)作蔬菜

(3) 此植物的块茎。也叫“洋芋”、“土豆儿”、“山药蛋”等

详细解释

(1).多年生草本,但多作一年生栽培。原产 南美洲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地下块茎呈马铃状,可供食用,也可制淀粉,渣可制酒、醋、饴糖等。又称土豆、洋山芋。

(2).指这种植物的块茎。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马铃薯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马铃薯是茄科(Solanaceae)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学名Solanum tuberosum,其块茎可食用,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该名称源自其地下块茎形似马匹佩戴的铃铛,民间俗称"土豆""洋芋""山药蛋"。

植物学特征

茎部分为地上直立茎(高30-100厘米)和地下匍匐茎,后者末端膨大形成块茎,表皮呈黄、红、紫等颜色。羽状复叶具卵形小叶,边缘波状;伞房花序顶生,花冠五裂,颜色包含白、粉、紫等。浆果球形,含100-200粒肾形种子,但繁殖多采用块茎无性繁殖。

栽培历史

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秘鲁考古发现约8000年前栽培遗迹。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引入欧洲,17世纪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松溪县志》记载最早引种记录。现代中国年产量超9000万吨,占全球总量26%。

营养构成

每100克鲜薯含:

$$ begin{align} text{热量} &= 77 text{kcal} text{碳水化合物} &= 17.2 text{g} text{维生素C} &= 27 text{mg} text{钾} &= 421 text{mg} end{align} $$ 块茎含2%优质蛋白,其生物价(BV值)达73,优于多数谷物。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全营养食材",中国农业农村部2015年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

文化符号

爱尔兰1845-1849年大饥荒印证其战略价值,联合国大会将2008年定为"国际马铃薯年"。中国西北地区民谚"洋芋花开赛牡丹"反映其生态适应性。

网络扩展解释

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词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1. 植物学特征
马铃薯为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5-80厘米,叶片呈羽状复叶或卵圆形,花多为白色、紫色或蓝紫色,浆果呈紫色。其显著特征是地下块茎膨大呈马铃状,这也是名称中“薯”的由来。

2. 别称与传播
在不同地区有“土豆”“洋芋”“地蛋”“山药蛋”等别称。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16世纪后传入欧洲并逐渐全球传播,现为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

3. 用途与经济价值
块茎富含淀粉,既可作主食和蔬菜,也可用于制造酒精、饴糖等加工品。部分资料提到其外敷可辅助治疗腮腺炎,但需遵医嘱使用。

4. 栽培特点
通常采用块茎切块繁殖,适应温带气候,种植时需注意土壤疏松以避免损伤块茎。


如需完整信息,可查阅汉典、360百科等权威来源(参考、6、7)。

别人正在浏览...

嗷咷贝阙珠宫犇亡碧宇趁伙打劫吃青蹴迮大礼打折扣砥行洞赤对立统一规律杜秋娘方舆泛水逢世改析革革葛根贯木归正邱首古今谭概黑牛儿缋素假辞江骊惊唬经时积日累月克谐拉近胡唠嗑乐而不淫辽患瞒怨娘亲鸟迹文弄涛篇翰姘合前功尽弃谦降秋半覰定染缸房人均扫墓望丧闪现实然殊才肆享孙庞斗智谈不容口誊録书手停浸翫阅未从委密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