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风吹雨打的意思、风吹雨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风吹雨打的解释

(1) [disturbance in the wind and rain]∶风雨袭击

账篷又一次经受了风吹雨打

(2) [destruction]∶比喻外界的磨难和挫折

风吹雨打吓不倒英雄汉

详细解释

(1).谓遭受风雨的吹打。 唐 陆希声 《阳羡杂咏·李径》:“一径穠芳万蕊攒,风吹雨打未摧残。” 宋 辛弃疾 《浣溪沙·漫兴作》词:“未到山前骑马回,风吹雨打已无梅。共谁消遣两三杯。”《黄绣球》第一回:“后边一带房屋,今年被风吹雨打,像要倾倒,官人要赶紧雇个匠人修理修理。” 陈毅 《寄友》诗:“风吹雨打露沾衣,昼伏夜行人迹稀。”

(2).比喻遭受摧残、挫折或磨难。 元 乔吉 《水仙子·赠朱翠英》曲:“恐怕风吹雨打,喫惜了零落天涯。”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但怎么又来了‘翻译年’呢,在并无什么了不起的翻译的时候?不是夸大和开心,它本身就太轻飘飘,禁不起风吹雨打的缘故么?” 老舍 《女店员》第三幕:“ 凌云 那孩子不像 志芳 、 玉娥 那么禁得住风吹雨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风吹雨打(fēng chuī yǔ dǎ)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指物体遭受自然风雨的侵袭,常引申为经历磨难或严峻考验。以下从词典角度分层解析其权威释义:


一、基本释义

  1. 自然现象描述

    指花草树木、建筑等暴露在风雨中,承受自然力的侵蚀。

    例:“野外的石碑历经百年风吹雨打,字迹已模糊不清。”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

  2. 象征性引申

    比喻人或事物经受挫折、困苦的历练。

    例:“他半生漂泊,风吹雨打中练就了坚韧的性格。”

    来源:《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华书局,2002年。


二、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最早见于唐代杜甫诗作《三绝句》:

“不如醉里风吹尽,何忍醒时雨打稀。”

此处以风雨摧花隐喻人生际遇的坎坷,奠定了成语的文学意象。

来源:《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七,中华书局,1960年。


三、用法解析


四、权威引用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

    “风吹雨打:谓遭受风雨摧残。亦比喻受挫折或磨难。”

  2. 《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5年)

    “本指花草树木受风雨打击,后多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或严峻环境的考验。”


五、文学应用实例

鲁迅在《野草·题辞》中运用此成语强化象征意义: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此处“遭践踏”“遭删刈”与“风吹雨打”形成意象呼应,突出生命在摧残中的抗争。

来源:鲁迅《野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风吹雨打”兼具自然与人文双重意涵,其权威释义扎根于经典文献,并在文学创作中持续焕发生命力。

网络扩展解释

“风吹雨打”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原指花木遭受风雨的摧残,如唐代杜甫《三绝句》中“何忍醒时雨打稀”便描绘了风雨对植物的破坏。后引申为两层比喻义:

  1. 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
  2. 人生中经历的严峻考验或磨难

二、用法特点

三、近义词对比

成语 侧重点
风吹浪打 强调险恶环境下的考验
千锤百炼 突出反复磨炼后的成长过程

四、经典用例

该成语通过自然现象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意象,既可用于文学描写,也常见于励志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班荆馆跋前疐后帗舞不神搀扶婆长久长舌妇茶锈承受搓球玚珌凋散抵近攻击阨灾风癫干命公揖诡趣呵御江桡骄兵悍将搅破交觞截面积恩尽底金额金玺疚愧酒资君子之交淡若水惧悚里马房灵祉流靡六牲緑芜坶野褭脚鸟历千岛湖切切偲偲轻骤省刑时绌举盈窣堵坡逃牌腾凌土妇屯次土头文瑞五处士午岁误信缃梅仙人球消弃戏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