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帆。谓停船。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诗之一:“卸席取近岸,移船傍苍蒹。” 李壁 注:“卸席,谓落帆也。”
“卸席”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基本含义
指船只降下船帆、停靠岸边,常见于古代诗词或文献中。例如宋代王安石在《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中写道:“卸席取近岸,移船傍苍蒹”,李壁注释为“卸席,谓落帆也”。
字词解析
少数资料(如)提到“卸席”可引申为官员卸去官职,但此用法在古籍和现代汉语中均不常见,可能与其他成语(如“解甲归田”)混淆,需谨慎使用。
“卸席”的核心含义为停船时降帆,多见于文学描述。若需表达“离职”含义,建议优先使用更通用的词汇(如“卸任”“辞职”)。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王安石原诗及相关注释。
《卸席》是指客人走后由主人或仆人将用过的坐席卸下来,即卸去坐席的意思。
《卸席》的拆分部首是卩、巾,共3个笔画。
《卸席》是由卸和席合并而成的一个词语,席是指座位上所铺的坐垫,卸则是指取下、脱掉的意思,组合在一起表示将用过的坐席取下来的动作。
《卸席》的繁体字为「卸席」。
在古代,「卸席」的汉字写法为「降席」。
1. 客人离开后,仆人立刻卸席收拾起来。
2. 主人亲自卸席送客,显示了对客人的重视。
卸席可以组成一些相关的词汇,如「卸席子」、「卸席褥」等。
卸席的近义词有「撤席」、「收席」等。
卸席的反义词可以是「铺席」、「摆席」等,即将坐席放置上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