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德经的意思、德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德经的解释

道德的法则,标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道德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道经"共同构成这部道家核心文献。以下从汉语词典及哲学角度解析其详细含义,结合权威文献进行阐释:


一、字义解析

  1. "德"的本义

    据《汉语大字典》,“德”古作“惪”,从“彳”(行走)从“直”(正直),本义为“循正道而行”。《说文解字》释为“升也”,引申为内在修养与行为准则(《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第345页)。

  2. "经"的含义

    “经”指经典、常道,如《释名·释典艺》云:“经,径也,常典也”,意为永恒的根本法则(《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789页)。


二、"德经"的哲学内涵

"德经"共44章(通行本第38-81章),核心围绕“德”的实践展开:

  1. 德与道的关系

    “德”是“道”的具体显现。《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指出最高层次的德顺应自然,不刻意标榜(《中国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12页)。

  2. 德的实践维度

    强调“无为”“守柔”“谦下”等准则,如“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第66章),体现谦卑包容的德行(《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第265页)。


三、思想价值与影响

  1. 治国理念

    主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第57章),提倡清静无为的治理方式(《道家思想史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89页)。

  2. 修身启示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第55章)倡导返璞归真,滋养内在德性(《中国伦理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56页)。


四、权威文献参考

  1.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辞书出版社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3. 《中国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4.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
  5. 黄钊《道家思想史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6. 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注:以上文献为学界公认权威著作,具体章节页码可于实体书或知网、读秀等学术平台检索验证。)

网络扩展解释

“德经”是道家经典《道德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定义

“德经”指道德的法则与标准,是《道德经》的下篇(传世本中为后44章),与《道经》共同构成道家核心思想体系。其核心围绕“德”展开,强调顺应自然规律的行为准则。

二、内容核心

  1. 治国理念:提出“失道而后德”的治国逻辑,主张以德治国作为道的补充。
  2. 伦理规范:通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等辩证表述,阐释谦逊、无为等德行标准。

三、版本差异

四、历史地位

作为道家文化三大经典之一(另二者为《易经》《南华经》),《德经》对中华传统哲学、政治伦理产生深远影响,其“德治”思想与儒家“仁政”形成互补。

注:部分非权威来源提及“德经”作为独立成语的用法,但主流学界普遍认为该词特指《道德经》组成部分。建议优先参考古籍原典及权威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阿剌吉酒卑碎褊衫测地长队缠声茶引嗔忿充颎大榷鼎成龙升洞心恩覆二轮车赶缯船句吴锅底饭过谦还差浩劫会议室轿铺禁扃进讨肌肉极烛倦午考亭狂欢枯旱癞团李郭同舟沦塞民欲谋将挪移僻壤破家荡业黔细嫶妍侵耗琼箫戎荒三牲埽眉才子删存尚书适合石阑拾牙慧死棋私塞四征算小挑凌推下忘啜废枕望祭僞廉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