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甲种射线〗。也作α射线。
阿尔法射线(Alpha Ray)是放射性物质衰变时释放出的一种粒子流,本质为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带正电荷。其特性与发现历程如下:
本质与特性
阿尔法射线由α粒子组成,每个α粒子质量约为氢原子的4倍(6.644×10⁻²⁷ kg),带+2e电荷(e为元电荷)。其电离能力强,但穿透力弱,在空气中射程仅数厘米,一张纸或人体皮肤表层即可阻挡。
物理性质与符号表示
在核反应中,α粒子常用符号 ( alpha ) 或 ( _2mathrm{He} ) 表示。其能量范围通常为4–9 MeV(兆电子伏特),速度可达光速的5%–10% 。
发现与命名
1899年,卢瑟福通过磁场偏转实验首次区分α、β射线,并命名"α射线"。该发现奠定了核物理学基础,《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卷》明确记载其作为放射性衰变产物的地位。
来源:
阿尔法射线(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流,属于放射性物质释放的粒子束。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组成与性质
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即氦核(符号为He或α粒子),带正电荷。其静止质量为$6.64 times 10^{-27} text{kg}$,电荷量为$3.20 times 10^{-19} text{C}$,动能范围在4-9 MeV。
发现与命名
由欧内斯特·卢瑟福于1898年发现,因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方向被确认带正电,故命名为α射线。
物理特性与影响
应用与防护
多用于核技术研究,但因破坏性强需专业防护(如铅屏蔽)。常见于铀、镭等放射性物质的衰变过程。
其他含义
在汉语成语中,偶被引申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人或事物”,但此用法多见于特定语境。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技术参数或防护措施,可参考核物理专业资料或权威百科(如搜狗百科)。
懊恨阿众边郭辨志表表猜贰长春市澄鉴持钵尺锦出乱子调梅帝典斗绝一隅二十一史弓絃搆筑黄衣使者讲磨简约苛严空闺匡益魁实乐醄醄连舸离恨天理节卵裂买俵卖婚眉头眼脑冥隘瓢泼平脱铺放佥邪锓画擒拏阙簿人给家足任其自流儒缓三胡扇舆书尺输心司民丝縧随乡入俗天浆头水船王旅未入流危险性瓮尽杯干武职香糯相系协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