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帝典的意思、帝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帝典的解释

(1).帝王的法则。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是以帝典闕而不补,王纲弛而未张。”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光我帝典,缉彼民黎。” 唐 王维 《上张令公》诗:“致君光帝典,荐士满公车。”

(2).犹言皇家经典。儒家著作被尊为“经”,是 汉 以来历代皇帝所为,故称。《南史·陆澄传》:“世有一《孝经》,题为 郑玄 注,观其用辞,不与注书相类。案 玄 自序所注众书,亦无《孝经》。且为小学之类,不宜列在帝典。”

(3).指《尚书》中的《尧典》《舜典》篇。《礼记·大学》:“《帝典》曰‘克明峻德’。” 郑玄 注:“《帝典》,亦《尚书》篇名也。”《后汉书·章帝纪》:“五教在宽,《帝典》所美;愷悌君子,《大雅》所叹。”《孔丛子·论书》:“吾於《帝典》见 尧 舜 之圣焉。”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典为二帝政书,天子之典,故曰《帝典》,后史之帝纪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帝典"是汉语中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词源本义 "帝典"最早指上古帝王治国文献,特指《尚书》中记载尧舜事迹的《尧典》《舜典》。《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帝王的法则",强调其作为古代统治规范的核心地位(来源:《汉语大词典》1997年版)。汉代经学家郑玄注《尚书》时,将"典"释为"常也,法也",说明其具备法典性质。

二、历史流变

  1. 先秦时期:专指五帝时期的治国文献,《礼记·大学》引"《帝典》曰:克明峻德"即属此类
  2. 汉代以降:扩展为帝王诏令汇编,《后汉书》载班固"作《典引篇》,述叙汉德"即属帝王典章
  3. 现代语义:泛指古代重要政治文献,如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中将"六经"统称为"先王政典"

三、学术应用 现代学者考证,《尚书·尧典》成书不晚于周初,包含中国古代最早的天文历法记录(来源: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通过甲骨文印证《帝典》记载的可靠性,确立其史料价值。当前考古发现如清华简《保训篇》,为《帝典》研究提供新佐证(来源:《出土文献》期刊2020年卷)。

网络扩展解释

“帝典”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帝王的法则

指帝王治国或统治的准则和典章制度。

2.皇家经典(儒家著作)

汉代以来,儒家经典被历代皇帝推崇为官方正统学说,故被称为“帝典”。

3.《尚书》中的《尧典》《舜典》

特指《尚书》中记载尧、舜事迹的篇章,是儒家推崇的古代圣王治国典范。


补充说明

以上内容综合了权威词典与文献用例,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尚书》《礼记》等原典。

别人正在浏览...

豻狱百金之士剥褫悲闷笔意层出叠见刺史窜匿诞逸盗剽电抹遁名额黄发火法像敷珍感戢工人孤栋害风旱路诃夺恍悟回顾展降问戒戢惊羣动衆静神就田濬波老年灵书陵云历人鹿卢格伦辈马虎眼盲冥冒颜懜懂摸索嗫唲品头题足披沙却略颯纚三饭深淳盛衰适巧寿母守正不桡岁除缩手挞笞态浓提补温疟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