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点察看。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下·龙负舟》:“ 湖州 土山有富人命数僕驾舟,往田所点视塍岸。”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畿辅·射所》:“今京城内 西长安街 射所,亦名演象所,故 大慈恩寺 也。 嘉靖 间燬於火后,詔遂废之,为点视军士及演马教射之地。”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亲查阅》:“在仓人犯,亦造册亲诣点视,应保应释,斟酌而行。”
点视的汉语词典释义如下:
点视(diǎn shì)为动词,指逐一点验、核查,强调按清单或名册逐一清点、检查。该词属书面用语,常见于古代文献或特定正式语境,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中书省差到二员厢官,在陈桥驿给散酒肉,赏劳三军。……那厢官点视老弱,故意克减酒肉。”
释义:厢官按名册核查士兵,借故克扣物资。
“知县点视库藏,不见了一锭元宝。”
释义:知县查验库银时发现缺失。
“点视:逐一点名查看。”
“点视:按册核查。例:《水浒传》‘点视仓廒’。”
对“点”“视”二字的本义及引申义考据详实,支撑词义演化逻辑。
说明:因“点视”属古语词,现代权威在线词典(如《汉语大词典》数据库)未开放免费链接,故引用纸质典籍版本。建议查阅上述出版社工具书获取完整释义。
“点视”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及用法可归纳如下:
指查点察看,即通过点名、核对等方式进行检查或确认。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和军事管理场景,强调对人员、物资等的系统性检查。
在技术领域,“点视”可指代对程序中断点的激活检查,如“在中断点视图中激活中断点”。虽为现代用法,但核心仍围绕“核查”这一动作展开。
近义词包括点校、检视、核验等。传统场景多见于军事、司法、仓储管理,现代也可用于项目管理、程序调试等需要系统性检查的情境。
“点视”强调通过具体动作(点名、核对)完成检查,兼具实用性与规范性。其历史用例丰富,现代虽使用频率降低,但逻辑内核仍存在于特定领域。
柏露保育员备件辩辞操刀必割册玺毳幙旦旦信誓丹垩手兜心花髶髮耳顺之年阏塞繁文缛礼过虑歼殒交响曲恝情寄臣进丁惊急烈酒湩旧要蹻腾军机处匡岭陵螺轮睛鼓眼緑袍卖休明旌冥无谬政迷滞谟盖墓地浓荫飘藩坠混俜停泣哭气咽取庸热巴如芒刺背三岑僧伽帽食案方丈十堰市实用主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宿根随乡入乡夙兴昧旦陶隐剃度驼负微嫌下访献纳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