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如芒在背 ”。
如芒刺背(rú máng cì bèi)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因极度不安或恐惧而产生的坐立难感,如同细小的芒刺扎在背上般难以忍受。以下从权威词典角度详细解析其含义与用法:
字面本义
“芒刺”指草木茎叶上的细小尖刺(如麦芒、荆棘),“背”即脊背。字面意为“像芒刺扎在背上”,强调生理上的刺痛不适感。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7卷,第1123页)
引申比喻义
形容因内心惶恐、愧疚或处境危险而心神不宁,坐卧不安的状态。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101页)
该成语源自《汉书·霍光传》:
“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
汉宣帝即位后,霍光陪同祭祀,宣帝畏惧其权势,感觉“如芒刺背”,生动刻画了权力压迫下的心理压力。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卷六十八
《汉语大词典》
定义为“形容极度不安或恐惧”,强调心理层面的焦灼感。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版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释义为“像芒刺扎在背上,比喻心中惶恐,坐立不安”,突出动态不适感。
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
“他听到消息后如芒刺背,整夜辗转难眠。”(形容焦虑)
多用于描述臣子面对君主或权臣时的畏惧心理,如《明史·海瑞传》中官吏对严嵩的忌惮。
“如芒刺背”以具象的刺痛感隐喻心理煎熬,兼具语言生动性与文化深度,是汉语中刻画焦虑情绪的经典表达。其权威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专业辞书,典故根源可追溯至《汉书》等正史文献。
如芒刺背(拼音:rú máng cì bèi)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极度不安,如同芒刺扎在背上般难以忍受。以下是详细解析:
若需进一步了解成语演变或更多古籍例证,可查阅《封神演义》《汉书》等原著。
惫坏毕掩笔研常安昌化谗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楮涌词客崔崒戴山鳌亶甫凋匮翻卷疯狗分化瓦解分弦负蠜覆鹿蕉瓜衍国际电影节花花緑緑鬟凤黄耳菌华色货器豁宿俭逼解控嗟咨计勘净含量金舄就业觊心踡嵼剧疵觉知开革克商操矿渣连响流速明道磨烦目不别视泼墨清薄秋叶期想日曜日实价时蔬苏合香滔漫廷除外翁闲愁綫子枭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