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剃度的意思、剃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剃度的解释

[tonsure] 佛教用语,指给要出家的人剃去头发

详细解释

佛教语。谓落发出家而得超度。《传法正宗记》卷三:“魔闻法大起信心,遂与其三千徒众皆求出家,大士即为剃度。”《旧唐书·高祖纪》:“浮惰之人,苟避徭役,妄为剃度,託号出家。” 元 王实甫 《西厢记》楔子:“况兼 法本长老 ,又是俺相公剃度的和尚。”《水浒传》第四回:“ 真长老 便唤首座、维那,商议剃度这人。” 冯至 《帷幔》诗:“一个牧童剃度在对方的僧院,尼庵内焚化了这年少的尼姑。”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剃度是佛教术语,指通过剃发和受戒仪式使俗家弟子正式成为僧侣的宗教行为,其核心含义和宗教意义可从以下四方面综合阐述:

一、基本定义

剃度为佛教出家仪式的核心环节,包含「剃除须发」与「受戒超度」双重含义。该词最早见于唐代文献,《旧唐书》记载「妄为剃度,托号出家」,表明7世纪时该仪式已制度化。

二、宗教象征

  1. 断除烦恼:头发象征世俗烦恼与错误习气,剃发寓意斩断尘缘
  2. 去除骄慢:削发动作消除对他人的傲慢怠慢之心
  3. 身份标识:区别于印度其他教派的外在特征()

三、历史渊源

起源于佛陀时代,释迦牟尼曾亲手为迦叶等弟子剃发,确立出家仪轨()。唐代顾况《虎丘西寺经藏碑》记载「叔讳七觉,神龙初,八岁剃度」,显示中国唐代已形成完整制度。

四、仪式流程

  1. 剃发:由戒师主持,象征舍弃世俗身份
  2. 授戒:授予沙弥十戒或比丘具足戒()
  3. 得度:取得法名与僧籍,完成身份转换

该仪式至今仍保留在汉传、南传佛教体系中,成为僧团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需了解具体剃度仪轨细节,可查阅《剃度仪轨》等佛教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剃度

剃度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为“勹”、“页”、“刀”三个部首,共七个笔画。该词源于佛教修行的一种仪式,表示出家人剃发剃度的过程或状态。

繁体

繁体字“剃度”为剃體。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写作“剃度”的字形与现代相似,从左至右依次为“勹”、“页”、“刀”。

例句

1. 和尚年轻时削发剃度,开始了他的僧侣生涯。

2. 剃度仪式是佛教教徒修行的重要一步。

组词

剃头、度水、剃须、剃刀、出家剃度。

近义词

削发、出家。

反义词

留发、还俗。

别人正在浏览...

僾然按求边盐丙夜播出步廊谄泪逞艺饬怪叱诃春端帖楚石待絶当昔躭惊受怕德称低服东帝恩泽侯反支飞启分贫振穷扶留各有所长构会诡黠含覆寒粥黑漆板凳豗潆户衞姜齐贱行胶结解控竞絿狙学开包夸奇连玺禄蠹马刺马角牛蟒蛇梅芝鸣金赋明渠内家装趫夫期待秦头日家神兵天将沈湛挞楚吐胆倾心襄礼谢仙懈意悕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