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牒报的意思、牒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牒报的解释

行文通报。 宋 李纲 《与吕安老提刑书》:“已遣使臣齎牓抚之,并牒报诸司,更烦审处。”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牒报”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及解释如下:

  1. 基本释义
    指行文通报,即通过官方文书进行信息传递或告知。该词由“牒”(古代公文或文书)和“报”(通报、告知)组合而成,常用于官方或正式场合。

  2. 引证与出处
    宋代李纲在《与吕安老提刑书》中提到:“已遣使臣齎牓抚之,并牒报诸司,更烦审处。”,意为派遣官员安抚民众后,通过公文向相关部门通报情况,请求进一步处理。

  3. 用法与示例

    • 元代刘鹗《秋日即事》诗句:“牒报关外寇,复有开韶谋。”,描述通过公文报告边境敌情。
    • 明代程敏政诗中亦有用例,体现该词在古代公文往来中的实际应用。
  4. 现代关联
    该词属于历史词汇,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代文献或历史文书时仍具参考价值。其含义可类比现代行政系统中的“通报”“函告”等流程。

总结来看,“牒报”是古代行政体系中以公文形式传递信息的特定术语,体现了传统文书制度的规范性。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与吕安老提刑书》等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段落一:《牒报》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牒报》(dié bào)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以书面形式报告、通知或传达信息的行为。通过发出书面文档来传达重要的信息或通知他人的意思。这个词通常用于正式的场合,比如政府机构、公司、学校等。 段落二:拆分部首和笔画 《牒报》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牛字旁和卜字头。其中,牛字旁表示与牛相关的事物,卜字头则代表着卜筮、预测等含义。 牛字旁的拼音是"niú",总共有4画;卜字头的拼音是"bǔ",总共有2画。 段落三:来源和繁体 《牒报》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书制度。在古代社会,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组织事务,人们开始使用书面形式进行信息的传递和记录。这种书面形式逐渐形成了一套规范的制度,后来演变成了现在的《牒报》概念。 在繁体字中,《牒报》可以写作《牒報》。 段落四: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对于《牒报》这个词,古人常常采用简繁两种方式书写。 简体字的写法是“牌报”;繁体字的写法是“牋報”。虽然写法不同,但它们都代表着同一个意思。 段落五:例句 1. 我已经给你发送了一封《牒报》,请查收。 2. 请尽快提交《牒报》,以便我们能够及时处理你的申请。 段落六: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 组词:牒文、报告、文件、函件 近义词:公函、信函、函电 反义词:口头传达、口头报告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拔刀相助半梦半醒辰暮赤凤皇来春娇蹈祸得心电磁雕青迭累逗笑儿度程放大器飞磴凤墀干索高热公会孤孑禾绢恒格获厕货贿公行缣彩剧作家良才立马淩蔑林莽梨窝陋拙路絶满城风雨毛茸茸绵子命爵磨转能工巧匠庖牺噗咚溥天七尺之躯顷日起石启证山不厌高觞曲麝幐说然送敬拖地胆旺地帏箔猬立未暇五蛇吴生体乡谒衔级遐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