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pply what is lacking;make up a deficiency] 补充或提供使足数
补足所需资金
补充使足数;补充使完整。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今军伍空缺,有一卫不满千餘,一所不满百餘者,宜备查缺额之故而补足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其实平时营里的缺额只要补足了,到了要用时,只怕也够了。” 郭沫若 《一只手》三:“那老妈说了一句,又补足一句道:‘怕是在做夜工罢?’”
“补足”是一个多场景使用的动词,其核心含义是“补充到足够的程度”。具体解释如下:
数学概念
在集合论中,补足指两个集合的并集等于全集时,其中一个集合是另一个的补集。例如,全集为自然数,若集合A是偶数,则其补集是非偶数的自然数,此时A的补足集即奇数集合。
法律/合同领域
指对协议条款的补充完善,如合同签订后双方追加的补充协议,即属于对原条款的补足。例如:「双方通过补充协议补足了原合同中的履约细则」。
资源补充
常见于资金、物资等实际资源的追加,如「政府拨款补足了教育经费缺口」「企业补足了供应链中的原材料短缺」。
抽象弥补
用于能力、情感等抽象层面,如「通过培训补足员工技能短板」「用陪伴补足孩子成长中的情感需求」。
日常用法
可指代具体行为的补充,例如凑齐数量:「还差3个零件,今天必须补足」「用零钱补足了购物差额」。
该词强调从不足到完整的动态过程,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指向对象。若涉及专业领域(如法律文书),建议结合上下文或咨询相关专业人士确认具体含义。
《补足》这个词的部首是衣字旁,共有11个笔画。
《补足》一词源自于汉语词汇,由衣字旁与足字组成。
在繁体字中,《补足》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代汉字中,《补足》的写法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他运动后感到疲倦,于是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以补足体力。
补救、补充、补偿、补习。
弥补、填补、补齐。
削减、减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