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筒袖铠的意思、筒袖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筒袖铠的解释

古代用以保护身体的一种战服。《南史·殷孝祖传》:“御仗先有 诸葛亮 筒袖鎧、铁帽,二十石弩射之不能入,上悉以赐 孝祖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筒袖铠”的词义,需从字面本义、历史背景及引申义三方面综合解释:

一、本义:古代战服

筒袖铠是中国古代用于保护身体的铠甲,其特点为:

  1. 结构:胸背甲片连缀为整体,圆领较高,肩部和大臀部分别配有铁质筒状护袖,腰部以皮带束紧。
  2. 材质:以小块的鱼鳞纹或龟背纹铁甲片编织成圆筒形甲身,前后连接,具备较高防御性能。
  3. 防护能力:据《南史·殷孝祖传》记载,诸葛亮改良的筒袖铠可抵御“二十石弩射之不能入”,防护力极强。

二、历史背景

三、引申义(成语)

筒袖铠也引申为成语,形容人臂膀粗壮如铠甲,比喻力大无穷或勇猛异常。例如:

参考资料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二

筒袖铠

《筒袖铠》是一个汉字词组,由「筒袖」和「铠」组成。

「筒袖」是指衣袖很宽大的服装款式,袖子从肩膀一直延伸到手腕,形似筒状。在古代可以用于形容宽松长袖的衣物。

「铠」是古代士兵使用的一种护具,用于保护身体。它由金属制成,覆盖在身上,起到抵御武器攻击的作用。

所以,「筒袖铠」可以理解为一种护具,它由宽大袖子的衣物和铠甲组成,用于保护身体。

「筒袖铠」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筒袖铠」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武士或士兵在战斗中需要保护自己的身体,所以会穿戴各种铠甲。然而,为了灵活地进行动作,保留了袖子宽大的设计,因此出现了「筒袖铠」。

在繁体字中,「筒袖铠」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筒袖铠」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意思相同。

例句:

  1. 他穿着一件华丽的筒袖铠,威风凛凛。
  2. 这套筒袖铠虽然厚重,但却可以很好地保护士兵。

组词:筒袖彪绣、铠甲、袖筒、铠铛

近义词:袖甲、袖衣盔、宽袖铠

反义词:紧袖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