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筒袖铠的意思、筒袖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筒袖铠的解释

古代用以保护身体的一种战服。《南史·殷孝祖传》:“御仗先有 诸葛亮 筒袖鎧、铁帽,二十石弩射之不能入,上悉以赐 孝祖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筒袖铠是中国古代铠甲的一种特殊形制,其名称源自其结构特征。“筒”指圆筒状护臂,“袖”指铠甲延伸至手臂的防护部分,“铠”为古代战士护身甲胄的统称。该甲胄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体以铁片编连而成,躯干部分呈桶状,两臂附有连缀甲片的筒形护袖,可灵活覆盖肩肘关节,兼具防御性与活动便利性。

据《晋书·舆服志》记载,筒袖铠在三国时期已作为高级将领装备,《南史》提及诸葛亮赠司马懿“筒袖铠”以证其工艺精良。其制作需“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足见防护力之强。南京狮子山晋墓出土的铁甲残片,经考古复原显示甲片呈纵编结构,与文献描述的筒袖铠形制特征吻合。

该铠甲形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唐代明光铠的护臂设计即留有筒袖铠遗风。宋代《武经总要》虽未直接沿用此名,但收录的“连锁甲”仍可见筒状护臂的传承脉络。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筒袖铠”的词义,需从字面本义、历史背景及引申义三方面综合解释:

一、本义:古代战服

筒袖铠是中国古代用于保护身体的铠甲,其特点为:

  1. 结构:胸背甲片连缀为整体,圆领较高,肩部和大臀部分别配有铁质筒状护袖,腰部以皮带束紧。
  2. 材质:以小块的鱼鳞纹或龟背纹铁甲片编织成圆筒形甲身,前后连接,具备较高防御性能。
  3. 防护能力:据《南史·殷孝祖传》记载,诸葛亮改良的筒袖铠可抵御“二十石弩射之不能入”,防护力极强。

二、历史背景

三、引申义(成语)

筒袖铠也引申为成语,形容人臂膀粗壮如铠甲,比喻力大无穷或勇猛异常。例如:

参考资料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拜求宝尺迸溢边最不懂眼柴断存録大长公主端懿督标泛云非才風賦富豪仡佬年弓珧珪斗孩名祸基假宠矜夸进学具修慷慨槛泉睽闲枯莲老妪利眼漏鼓移则番代峦纹骂骂咧咧麻头平安信青组侵晓纫缝人衔烿烿散财少傅诗歌失官耸踊胎息填陷跳剑推任退弱宛黄万金晩市温腝无名火气舞铙屋檐巷歌咸泉闲住笑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