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美妙的乐曲。《晋书·文苑传序》:“穷广内之青编,缉平臺之丽曲。” 唐 白居易 《酬微之》诗:“声声丽曲敲寒玉,句句妍辞缀色丝。” 明 杨慎 《赠琴姬》诗:“丽曲幽兰白雪,仙音月渚风柯。”
(2).指靡丽的乐曲。 明 唐顺之 《送陆训导序》:“夫古声诗之义不传,而艷词丽曲譁于民间,此最教化者之所禁也。”
丽曲(lì qǔ)是汉语复合词,由“丽”(美好)与“曲”(乐曲、歌谣)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旋律优美、文辞华丽的乐曲或诗词。以下从词典释义、词源演变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详细阐释:
优美乐曲
指旋律动听、格调高雅的乐曲。古代“曲”常指乐府、词牌或戏曲唱腔,“丽”则强调其艺术感染力。如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谈》载:“丽曲新声,流播宫掖。”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华美词章
引申为辞藻绚丽、韵律和谐的诗词作品。唐代温庭筠《菩萨蛮》词中“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即被视为“丽曲”典范,以精工雕琢见长。
来源:《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
来源:《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清嘉庆刻本);《词学通论》(吴梅,商务印书馆,1932)
来源:《梦溪笔谈校证》(胡道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文心雕龙注》(范文澜,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参见:中国古典文学相关研究著作及《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辞书。
“丽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历史语境和文学背景理解。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该词主要有以下两层解释:
若需进一步探究古籍中的实际用例,可参考《晋书》《白氏长庆集》等文献。
鞍勒板烟参讲彻馔此疆尔界措辞丹心谱叠加丁香头对称多项式分文不取俘聝浮渲跟即贡船供官诗怪味豪阔好善乐施浩溔惶汗寖失廉誉灵妙六疾馆履齿履忠买替冒赏徾徾鸣砌民墟墨敕斜封柰园囊括无遗褭娉趴架裒汇汽水秋鲭起运诎奸染绛饶赡热莽宂役三岛沙冈胜常首端率土宅心束藴乞火死者松萝共倚太阳草同厠投款唾辱吴装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