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眉的意思、翠眉的详细解释
翠眉的解释
(1).古代女子用青黛画眉,故称。 晋 崔豹 《古今注·杂注》:“ 魏 宫人好画长眉,今多作翠眉警鹤髻。”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夫絶世而独立者,信东方之佳人,既翠眉而瑶质,亦卢瞳而頳脣。” 唐 卢纶 《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
(2).为美女的代称。 唐 杜甫 《解闷》诗之十二:“云壑布衣鮐背死,劳人害马翠眉须。” 清 孙枝蔚 《吊迷楼故址和彭骏孙》:“东来天子復能诗,更起飞楼贮翠眉。”
词语分解
- 翠的解释 翠 ì 绿色:翠绿。苍翠。翠微(青绿的山色,亦泛指青山)。 〔翠鸟〕属鸣禽类,形似杜鹃,嘴长,头部深橄榄色,有青绿色斑纹,背青绿色,腹赤褐色,尾短,捕食小鱼。 指“翡翠”(硬玉):翠玉。翠镯。珠宝翠钻
- 眉的解释 眉 é 眼上额下的毛:眉毛。眉宇(两眉上面的地方)。眉心。眉目。眉寿(长寿)。眉睫。扬眉吐气。 书页上端的空白:书眉。眉批。 笔画数:; 部首:目;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翠眉”在汉语中是一个富有古典意蕴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释:
-
本义:青黑色的眉毛
- 指古代女子用青黑色颜料(如黛螺)描画修饰过的眉毛。这种妆容在历史上曾非常流行,被视为女子容貌姣好的象征。
- 来源参考: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对“翠眉”的释义首项即为“古代女子用青黛画眉,故称”。
- 例证: 唐代诗人卢纶《宴席赋得姚美人拍筝歌》中“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生动描绘了女子低眉弹筝的情态。
-
引申义:借指美女或女子姣好的容颜
- 因“翠眉”是女子妆容的显著特征,故常被用来代指美女或形容女子美丽的容颜。
- 来源参考: 在古典诗文中,“翠眉”常作为借代修辞出现,象征美丽的女子。
- 例证: 唐代万楚《五日观妓》诗云:“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虽未直接用“翠眉”一词,但描绘的正是这种以眉黛指代美色的文化背景。
-
引申义:形容山色青翠如美人之眉
- 古人常将自然景物拟人化或与人体部位相比拟。连绵起伏、青翠秀丽的山峦轮廓,常被形象地比喻为美人的眉毛,故称“翠眉”。
- 来源参考: 这种用法体现了汉语中“通感”或“比喻”的修辞特点,常见于山水诗词。
- 例证: 元代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中有“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其中“淮山数点青如淀”虽非直接用“翠眉”,但意境相通,后世亦有将远山比作“眉黛”或“翠眉”的用法。
-
文化象征:青春、美丽与哀愁
- 在古典文学中,“翠眉”不仅是外在容貌的描绘,也常蕴含着对青春易逝、红颜薄命的感慨,或寄托着女子的情思与哀愁。
- 来源参考: 对古代女性题材诗词的研究表明,眉黛意象常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内涵。
- 例证: 温庭筠《菩萨蛮》中“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通过描绘女子慵懒画眉的场景,暗示了其孤寂落寞的心境。
“翠眉”一词的核心含义是指用青黑色颜料描画的眉毛,并由此引申出指代美女、形容山色秀丽以及象征青春美丽与淡淡哀愁等多重文化意涵,是汉语古典美学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意象。
网络扩展解释
“翠眉”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面含义
指古代女子用青黛颜料描画的眉毛,因颜色接近翡翠的翠绿色而得名。这种眉饰在魏晋至唐代尤为流行,如南朝江淹《丽色赋》中“既翠眉而瑶质”便描述女子眉色如翠玉般鲜明。
二、象征含义
- 借代美人:因翠眉是女性妆容的典型特征,常代指容貌出众的女子。如唐代张祜诗句“凝碧池边敛翠眉”即以翠眉指代宫女。
- 文化意象:在诗词中常与“颦”“蹙”等动作结合,表现女子愁思,如杜甫《解闷》中“劳人害马翠眉须”通过翠眉微皱传递情感。
文学溯源:该词最早可追溯至晋代崔豹《古今注》记载魏宫人“作翠眉警鹤髻”,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眉如翠羽”的比喻也为其提供了美学原型。
(注:提及的“翠眉茶”属于同名异物现象,与本文词义无关)
别人正在浏览...
笆篱表达毕景采购柴天改物撤动乘间辍己聪明过人啖啖胆如斗地里发遣负逋枸橘和难核武器烘托渲染花姑花红柳緑惶扰黄汤淡水颊车家将建本嵥竖锦囊句苛禁朗朗亮牌毛连没好气眉毛胡子一把抓木笏司纳陛闹情緖能力浓妆艳服傩逐颇失乾糒奇验渠魁山界韶夏牲碑神秀市儿释劳私隙檀主挑选停午同济土歌王统瓮尽杯乾无媒瞎猫碰死耗子香火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