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瓮尽杯乾的意思、瓮尽杯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瓮尽杯乾的解释

比喻钱物用尽,囊空如洗。《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 陈秀才 那时已弄得瓮尽杯乾,只得收了心,在家读书。”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瓮尽杯乾”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及用法:

一、基本含义
字面指瓮(储水容器)和杯(酒器)中的东西全部耗尽,比喻财物用尽、陷入贫困的状态。核心含义强调资源或钱财的彻底枯竭,常与“囊空如洗”同义使用。

二、出处与典故
最早见于明代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陈秀才那时已弄得瓮尽杯乾,只得收了心,在家读书。” 此例通过人物困境,生动展现成语的语境。

三、使用场景

  1. 经济窘迫:描述个人或家庭因过度消耗导致一无所有,如“投资失败后,他落得瓮尽杯乾”。
  2. 资源耗尽:可引申为策略、方法等用尽却未达目标,如“尝试所有方案仍瓮尽杯乾”。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语法功能
多作谓语或定语,如“他如今瓮尽杯乾”(谓语)、“瓮尽杯乾的处境”(定语)。

注意:部分资料提到该成语可指“用尽办法”,但主流解释更侧重财物耗尽,使用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

网络扩展解释二

瓮尽杯乾

《瓮尽杯乾》是一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瓶瓶罐罐被喝得一滴不剩的样子,意思是完全用尽、耗尽。该成语由4个字组成,拆分为瓦(瓦字旁)、尽(尸字旁、侖字),杯(木字旁、不字旁)、乾(二框、干字旁)。其中,瓦、木、干是部首,瓦和干都是属于字形部首。

《瓮尽杯乾》源自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最早见于唐代诗人杜牧的《秋日金陵有怀》:“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恋繁华尽,此恨西风无尽时。须酒漫勾漫共赏,却话巴山夜雨时。”其中“艰难苦恋繁华尽”一句中的“繁华尽”被后人引申为“瓮尽杯乾”。

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瓮盡杯乾”,字形和简体字基本相同,只是多了繁体字的繁复笔画。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特别是小篆字体中,瓮的写法有所不同。它的部分字结构是由两个尸字旁组成,上下两半相互垂直对称。

以下是一个使用《瓮尽杯乾》的例句:“他努力工作,为了追求成功,犹如喝了瓮尽杯乾,毫不保留。”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全力以赴、不留余地的奋斗态度。

其他与《瓮尽杯乾》意思相近的成语有“一滴不剩”、“榨干剩尽”等。而与此相反的成语则包括“豪情壮志”、“千篇一律”等,这些成语强调保留、保存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