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竖箜篌的意思、竖箜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竖箜篌的解释

古拨弦乐器。箜篌的一种。《隋书·音乐志下》:“乐器有竖箜篌、琵琶、五弦……等十种,为一部。”《通典·乐四》:“竖箜篌, 胡 乐也, 汉灵帝 好之。体曲而长,二十二弦,竖抱於怀中,用两手齐奏,俗谓之擘箜篌。”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竖箜篌”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弹拨弦鸣乐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以下从多个维度综合解释该词:

一、基本定义

竖箜篌又称“竖头箜篌”或“胡箜篌”,属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其形制多样,既有类似西洋竖琴的角形箜篌,也有琴头装饰为凤首、龙首的特殊样式(如凤首箜篌曾通过印度传入中国,后成为天竺乐的重要乐器)。

二、起源与历史

  1. 起源争议:一说起源于波斯(今伊朗),另一说由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如东晋时期的凤首箜篌)。
  2. 发展历程:汉代已有记载,隋唐时期广泛用于宫廷乐舞,明代后逐渐失传,近代才被重新发掘复原。

三、结构与演奏特点

四、文化意义

作为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见证,竖箜篌融合了中原与西域、南亚的艺术特色。例如,敦煌壁画中可见其演奏场景,而缅甸至今保留类似乐器“桑柯”(即凤首箜篌的变体)。

五、现状

现代复原的竖箜篌在民族乐团中重新焕发活力,成为连接古代音乐与现代艺术的重要载体。

注音与发音:shù kōng hóu(ㄕㄨˋ ㄎㄨㄥ ㄏㄡˊ)。

网络扩展解释二

竖箜篌的意思

竖箜篌是指一种古代乐器,属于弹拨乐器的一种。它有长颈、弦多、声音悠扬,通常是由竖琴和箜篌合体而成的乐器。在古代音乐中,竖箜篌常用于伴奏歌唱或独奏演奏。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拆分部首:立(音乐);矢(工具);竹(材料)

拆分笔画:竖(2画)、立(5画)、矢(5画)、竹(6画)

来源和繁体

竖箜篌这个词来源于古代的汉字文化。在繁体中,竖箜箜的书写形式为「豎箏箜」。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竖箜篌的写法稍有不同。箜篌字以曲折的竖直线条代替了现代汉字中的“竹”部分,另外还有多种略有差异的写法,比如有加上音符或组合在一起等等。

例句

他手持竖箜篌,轻柔地弹奏着,乐声如泉水般清澈。

组词

竖琴、箜篌、乐器、乐谱、乐音

近义词

竖琴

反义词

铜锣、鼓

别人正在浏览...

安富恤穷报春花长册唱筹唱念撑摐尘躅楮知白打呆歌当使黨庠大指定陵顶头子凤尾蕉浮杂诟訿诡问骨软筋酥浩阔回猋尖言尖语狡焉思肆交杂揭条寂薎谨守九春究论巨量抗然铿纯魁俉掠立廉恪练锐猎逐力屈龙圆落花媒人买夜钱蛮子面毛沕滑男大当婚扒窃彭排朴赡啌啌咣咣乾光气门心穷陆穷雉鹊构趣解实至名归条规文伯乡道乡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