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词韵的意思、词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词韵的解释

(1).指谈吐。《宋书·臧焘传》:“上与往復十餘反, 凝之 词韵銓序,兼有理证,上甚赏焉。”

(2).词致气韵。 唐 杨炯 《<王勃集>序》:“兄 勔 及 勮 ,磊落词韵,鏗鍧风骨,皆九变之雄律也。”《宋史·文苑传六·周邦彦》:“ 邦彦 好音乐,能自度曲,製乐府长短句,词韵清蔚,传於世。”

(3).填词所押的韵或填词所依据的韵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词韵是汉语词汇学和音韵学研究的重要概念,具体包含两层含义:

一、词体创作的用韵规则 根据《汉语大词典》第七版解释,词韵指"填词所依据的韵书或韵部"。唐宋时期,词作为一种配乐文学体裁,需严格遵循特定宫调音律,押韵方式比近体诗更灵活,可平仄通押或换韵。例如《钦定词谱》收录的《水调歌头》《念奴娇》等词牌,均标注了对应的韵脚规律,如苏轼"明月几时有"以平声"天、年、寒"与仄声"去、宇"交错押韵。

二、词的声律美感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词韵也指"词句音节组合形成的韵律效果"(王力《汉语诗律学》)。这种韵律通过平仄交替、双声叠韵等手法实现,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宝马雕车香满路"一句,"宝""雕"双声,"马""车"叠韵,形成回环往复的听觉美感。李清照《声声慢》连用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则是通过声韵复沓强化情感表达。

值得注意,《词林正韵》将传统诗韵合并为十九部,反映出宋代实际语音的变化。清代戈载在此基础上编订的《词韵略》,成为后世词韵研究的重要参照体系。

网络扩展解释

“词韵”是一个多义词语,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

  1. 谈吐的韵致
    指语言表达中的节奏与美感。如《南齐书》记载周颙“词韵如流,听者忘倦”,即形容其谈吐流畅且富有韵律感。

  2. 词作的风格与意境
    强调诗词中的气韵和艺术表现力。唐代杨炯评王勃作品“磊落词韵”,即指其词句气韵生动、风骨铿锵。

  3. 填词的用韵规则
    指词创作中押韵的规范,通常以韵书为参考。清代戈载的《词林正韵》是经典词韵工具书,综合了宋词用韵特点,成为后世填词的重要依据。

补充说明
“韵”本身指和谐之声或风度情趣(如“神韵”“琴韵”),而“词韵”则特化到文学领域,既包含形式规范,也涵盖审美意蕴。需注意,不同词牌对用韵要求严格程度不一,需具体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安然无恙安燠坌勃表色不同流俗娼楼蹈虎饿虎饥鹰饭馆发行量風團恭贺关差广文孤野寒芒鹤躯候伺惶怒回辟江浔经理惊忙敬养九月九均籴拦头老衰冷天良性陋套螺蛳曼头鸣箭旻穹脑门儿排窠派式痞子破天亮乾施寝庐铨覆群英荟萃饶舌惹虱子头上挠戎略生死搏斗食疗纾难岁荐素章条肄通奏屯塞忘己网聊惋叹五才污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