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污池的意思、污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污池的解释

亦作"汙池"。水池。《晏子春秋·谏下十四》:“今君穷臺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列子·杨朱》:“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鵠高飞,不集污池。何则?其极远也。” 汉 桓宽 《盐铁论·申韩》:“是犹舍邻之医,而求 俞跗 而后治病;废污池之水,待江海而后救火也。” 宋 洪迈 《夷坚支志癸·罗汉污池木》:“ 饶州 城内 永寧寺 东廊, 罗汉 泗洲 两院相邻。其外有污池,方阔三四丈,深不能三尺。”

亦作“污池”。谓平毁罪犯第宅、祖坟,掘成水池。《汉书·翟义传》:“ 莽 尽坏 义 宅第,污池之。”《汉书·王莽传上》:“后谋反者,皆污池云。” 汉 王粲 《为刘荆州与袁尚书》:“太公坟壠,将有污池之祸;夫人弱小,将有灭族之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污池”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明确语义结构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典籍用例两个层面解析:

一、词义溯源 “污”在《说文解字》中释为“浊水不流也”,本义指停滞浑浊的水体;“池”指人工开凿的蓄水设施,《礼记·月令》郑玄注“畜水曰陂,穿地通水曰池”。二者组合后特指“蓄积污水的水池”,这一释义在《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5卷第1103页得到明确记载。

二、实体特征 作为具体事物,污池具有三重属性:

  1. 功能性:主要用于收集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如《周礼·秋官》记载的“雍氏掌沟渎浍池之禁”制度
  2. 结构性:通常具备防渗处理,古代多用夯土或砖石砌筑,现代则采用混凝土等材料
  3. 生态性:因长期蓄污易滋生有害生物,《汉书·五行志》载“污池生介虫,为水孽”

三、典籍用例 该词在文献中多具负面象征意义:

四、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词义发生双重扩展:

  1. 具体义:指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沉淀池(《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2. 比喻义:衍生出“藏污纳垢之地”的抽象含义,如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的文学化运用

(参考文献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点校本《十三经注疏》)

网络扩展解释

“污池”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解释,以下为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解释
    指脏乱的水池或淤塞之地,多用于描述物理环境。例如《列子·杨朱》提到“鸿鹄高飞,不集污池”,比喻高洁之物不落污浊之地。

  2. 古籍引用
    在《晏子春秋》《盐铁论》等文献中,“污池”常与台榭、江海等意象对比,强调其“低洼、停滞”的特性。


二、引申意义

  1. 比喻品行或环境败坏
    现代用法中,“污池”可形容人的道德败坏或社会环境的堕落。例如“污池之祸”暗指因恶行导致的灾祸。

  2. 历史刑罚象征
    汉代曾将罪犯宅第、祖坟平毁为池,称为“污池”,如《汉书·翟义传》记载“莽尽坏义宅第,污池之”。


三、实际应用

  1. 工程术语
    现代语境中也可指排污池,如天然气管道设计中需处理“排污池”以清理杂质。

  2. 变体写法
    古汉语中常写作“汙池”,如《左传》提到“潢汙行潦之水”。


四、总结

“污池”兼具具象与抽象含义,既指实际的水池环境,也用于批判性语境。其历史用法和现代引申义均体现了汉语词汇的丰富层次。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处,可参考、4、6的详细引文。

别人正在浏览...

抱宝怀珍必赤赤碧螺并夹惨怛潺淙宸札赤干稻畦帔颠癎涤瑕荡垢断肢(指)再植独门儿贰体风说傅粉杭越鹤寒花纲坏裳为褲欢虞洄壖会心侣驾肩接武脚价碣石井径极天蟠地酒晕饥约狼顾相狼烟大话老俵敛积露次慢残妙略末封秣马莫知所为拿斗皮破肉烂潜玉情款求昏启右人籁日月合壁三过笔丧宰骚思赏析水饭锁锢偷薄颓向现报香海纤身线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