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拦头的意思、拦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拦头的解释

(1). 宋 代以后承管税务等事的役吏。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 至道 二年,诸道拦头委转运副使拣选充。”《元典章·户部八·江南诸色课程》:“毋得再令拦头人等虚抬高价,口喝税钱,刁蹬百姓。”《明律·户律·钱粮互相觉察》:“若官吏虚立文案挪移出支及虚出通关,其斗级、库子、拦头不知者不坐。”

(2).当头,迎头。《水浒传》第四一回:“水底下早钻出一个人,把 黄文炳 劈腰抱住,拦头揪起,扯上船来。”《红楼梦》第八一回:“倒像背地里有人把我拦头一棍,疼的眼睛前头漆黑。”绍剧《*********》第三六场:“手执钢鞭拦头打,打死你昏君抵父命。”

(3).看守船头的人。《六部成语·工部·拦头》注:“看守船头之人。”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拦头”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历史语境和文献记载有所不同,以下是综合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税务役吏(宋代以后)
    指宋代至明清时期负责管理税务的基层差役。这类人员需经官方选拔,职责包括征收税款、核查货物等。例如《元典章》提到“毋得再令拦头人等虚抬高价”,反映了其在税收中的角色。

  2. 迎头、当头(动作描述)
    指迎面拦截或阻挡对方。如《水浒传》第四十一回中“拦头揪起”,形容从正面突然拦截的动作。

  3. 看守船头的人
    古代船只上负责船头事务的人员,可能涉及航行安全或货物管理。这一释义在《六部成语·工部》中有明确记载。


二、补充说明


三、权威性建议

若需深入考据,建议参考《元典章》《水浒传》等原始文献,或访问汉典、沪江词典等平台获取更系统的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拦头的意思

拦头是一个常用的中文词汇,通常表示阻止、挡住或阻拦头部或进入头部的动作。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拦头的部首是扌(手部),拼音为shǒu,表示与手相关的意思;拦头的笔画数为13画。

来源和繁体

拦头的来源较为复杂,既有简化字,也有繁体字。在繁体字中,拦头的写法为攔頭。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拦头的写法为「攔頭」,字形稍有不同,但意义相同。

例句

1. 他用手拦头,不让她进入房间。

2. 队员们聚在一起,互相比拼着拦头的技巧。

组词

1. 拦截(lán jié):阻止、截住

2. 拦阻(lán zǔ):阻挡、拦截

3. 拦截战(lán jié zhàn):阻拦敌军行动的战斗

近义词

1. 阻止(zǔ zhǐ):制止、阻拦

2. 挡住(dǎng zhù):阻挡、拦阻

3. 阻拦(zǔ lán):拦阻、阻挡

反义词

放行(fàng xíng):准许通过、不拦阻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