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均籴的意思、均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均籴的解释

宋 代按照人户家产、土地多少,分等摊派征购粮食的制度。购价往往低于市价。 徽宗 政和 三年(公元1113年)始行于 陕西 ,后推广至诸路。参阅《文献通考·市籴二》。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均籴是宋代一项政府主导的粮食征购制度,其核心特点与历史背景如下:

词义解释 均籴(拼音:jūn dí)中的“均”指按户等均摊,“籴”意为低价买入粮食。该制度根据民户的家产、土地规模划分等级,分派征购任务,且政府定价常低于市场价,带有强制性质。

实施特点

  1. 等级摊派:依据家庭资产与土地占有量划分户等,富户承担更多征购量;
  2. 区域推行:始于1113年宋徽宗政和年间的陕西地区,后逐步推广至全国诸路(行政区划);
  3. 政策目的:调节粮食供需,充实官府粮仓,尤其在边陲地区保障军需。

历史评价 文献如《文献通考·市籴二》记载,均籴虽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但因低价强购加剧了民众负担,成为宋代经济调控的双刃剑。

网络扩展解释二

《均籴》的意思

《均籴》(jūn dí)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为“均衡出资”或者“公平分摊费用”。这个词语表示多个人或机构一起共同分担某项费用或负担。

拆分部首和笔画

《均籴》的拆分部首为“土”和“竹”,具体的拆分结果如下:

土 - 竹

《均籴》的总笔画数为14,其中“土”部有3画,“竹”部有6画,表示这个词的总体笔画数量为14。

来源与繁体

《均籴》一词的来源不详。通常,这个词语在现代的简体汉字中使用较少,常见于古代文献和古文字中。《均籴》的繁体字为「均糴」。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在古代,「均籴」有不同的汉字写法,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形式。根据不同的时代和地区,其写法有所变化,但大体上包括“土”和“竹”两个部分。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均籴》这个词语的例句:

1. 他们决定将项目的费用进行均籴,以保证费用公平分摊。

2. 团队成员均籴,共同承担项目的成本。

3. 这个社区的居民一直以来都习惯了均籴的生活方式。

组词

与《均籴》相关的一些组词如下:

1. 均等:意为平等、公平。

2. 均分:意为平均分配。

3. 分摊:意为分担、分配。

近义词与反义词

以下是一些与《均籴》近义或反义的词语:

近义词:
1. 共担:意为共同承担。
2. 平摊:意为平均分摊。

反义词:
1. 不均:意为不平均。
2. 不均摊:意为不均匀分摊。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