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辞愆的意思、辞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辞愆的解释

推卸过失。《三国志·蜀志·郤正传》:“不鬻誉以干泽,不辞愆以忌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辞愆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语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其含义与现代常用词汇有较大差异。根据权威汉语词典及古籍用例,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核心含义

指推卸或逃避罪责、过失。

“辞”在此处意为“推辞、不接受”;“愆”指“罪过、过失”。组合起来表示对自身过错采取推诿、不承认的态度。该词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强调对责任的消极回避。

二、词源与古典用例

该词最早见于东汉史书典籍。典型用例出自《后汉书·郭躬传》:

“躬奏谳法科,多所生全……有盗徒囚逃亡,皆原其罪。吏有辞愆者,辄见诘责。”

此处描述官吏推卸监管囚犯失职之责的行为,被郭躬严厉问责,印证其“推诿罪责”的本义。

三、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明确释为:“推卸罪责。” 并引用上述《后汉书》例句佐证 。

  2.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

    在“愆”字条目下,以“辞愆”为例词,释义为“推卸过失” 。

四、结构分析

五、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官场、司法或道德语境中逃避责任的行为,常见于史书、奏议等严肃文体。现代汉语中几乎被“推卸责任”“文过饰非”等短语替代。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 在线查阅:汉语大词典 - 汉典 (zdic.net)
  2.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
  3. 《后汉书·卷四十六·郭躬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在线查阅:后汉书 - 国学大师 (guoxuedashi.com)

网络扩展解释

“辞愆”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为其详细解释:

一、基础释义

二、字义拆分

  1. 辞(cí):
    本义为推托、躲避,如“万死不辞”中的“辞”即为此意。
  2. 愆(qiān):
    指罪过、过失,如成语“以赎前愆”中的用法。

三、文献用例

四、历史沿用性

该词在古代文学中多用于表达对责任的态度,如明代释函是的诗句:“美人自迟暮,何辞愆岁月。”,体现其语义的延续性。

五、近义词与相关词

总结来看,“辞愆”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书面词汇,强调对过错的逃避态度。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三国志》或相关诗文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办学褒禅山补白不世之略不足数草木知威曾不惨然陈寿獃头獃脑刀笔先生刀仗涤瑕斗决都江堰法诫语旛盖甘腊感天动地钩织管下卦肆寒乏函知何事幻忽户家火线僭度劫贼急火火浄手救全空心大老乐世帘箔两半灵思漏眼栾茶埋覆梅家鸡米果靡角鸟啼花落凝睇女性盘石抛盘硗埆巧舌头缺壶歌曲巧扫定申列尸启同等对待网巾五欲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