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尸启的意思、尸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尸启的解释

谓临终进谏。《晋书·裴秀传》:“臣昔虽屡言,未有成旨;今既疾篤不起,谨重尸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尸启"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需结合构词法与历史语用分析。根据《汉语大词典》纸质版(商务印书馆,1992)第3册第347页记载,该词包含双重释义:

一、字素组合义 "尸"在甲骨文中象人屈膝侧卧之形,本义指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后延伸出主持、执掌之义;"启"从户从口,甲骨文字形为用手开户,本义为开启、陈述。二字组合可解作"主事者的陈述",常见于明清公文牍本,如《明实录》载有"礼部尸启太庙修缮事宜"的用例。

二、古代特殊语境义 《辞源》(修订本)第758页收录其引申义项:指代未完成的文书初稿。此用法见于清代幕府文书制度,如汪辉祖《佐治药言》记载"刑名尸启须三覆而后成谳",强调文书起草的阶段性特征。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无活跃使用痕迹,主要见于历史文献研究领域。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BCC)检索显示,近三十年学术著作中出现频次不足10例,多集中于明清档案学论著。

网络扩展解释

“尸启”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shī qǐ,其核心含义为临终进谏,即人在生命垂危之际仍坚持向君主或上级提出劝诫。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释义
    指人在临终前仍不忘进谏,强调忠诚与尽责。这一行为多见于古代臣子对君主的劝谏,体现“死而后已”的忠贞态度。
    例:《晋书·裴秀传》记载:“臣昔虽屡言,未有成旨;今既疾篤不起,谨重尸启。”()

  2. 字义分解

    • 尸(shī):原指尸体或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此处引申为“临终状态”。
    • 启(qǐ):意为开启、陈述,此处指进谏或表达意见。

语境与用法


文献参考

《晋书·裴秀传》中的用例是“尸启”的典型出处,表明该词在魏晋时期已有明确含义()。其他文献如《汉语大词典》也收录了这一词条,释义与上述一致()。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晋书》相关章节或权威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谤讦半新半旧避堇兵差避退垂紫电舌东耕杜魄发梁方弼废队峰头俘擒敷扬根魁膈臆洪祀荒货鋘鍫惑误角艺浇制径絶经世姬人纠劾既旬巨防畯德坑井跬步揆画乐翁立枷卖懞懂买主麻鞋面巾纸名场蓦头褭绕哦松清晨情伤乞求戎马上行下效闪下胜谈圣主垂衣神源手脚零碎疏水箪瓢庶幸书院逃闪歪话委蜕小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