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盘石的意思、盘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盘石的解释

[huge rock] 极为坚硬而致密的石头。同“磐石”

万人系盘石,无由达江浒。——唐· 李白《丁都护歌》

详细解释

(1).即磐石。大石。喻稳定坚固。《荀子·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於盘石,寿於旗翼。” 杨倞 注:“盘石,盘薄大石也。” 王先谦 集解引 卢文弨 曰:“盘石,即磐石。”《史记·孝文本纪》:“ 高帝 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

(2).指封藩宗室。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 汉 鉴 秦 之失,封植子弟,及诸 吕 擅权,图危 刘氏 ,而天下所以不能倾动,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诸侯强大,盘石胶固。”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追先寺》:“昔 刘苍 好善,利建 东平 , 曹植 能文,大啟 陈国 ,是用声彪盘石,义鬱维城。” 唐 刘禹锡 《为裴相公贺册鲁王表》:“皇家有庆,寳祚无疆,既荣本枝,克固盘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盘石"是汉语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释义可通过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字义本源 《汉语大词典》明确指出"盘"通"磐","盘石"即指体积庞大且质地坚硬的岩石。《玉篇·石部》载:"磐,大石也",印证该词本义侧重物理属性,形容山体基岩或河床巨砾的自然形态。

二、引申象征 在文学典籍中,"盘石"常被赋予稳固、恒久的象征意义。《荀子·富国》以"国安於盘石"作喻,凸显其作为政治稳固的经典意象。这种用法在历代诗词中持续发展,如唐代王勃《益州夫子庙碑》"盘石开基",将之升华为事业根基稳固的文学符号。

三、考据辨析 《辞源》特别标注"盘石"与"磐石"的通用关系,强调二者在"牢固不可动摇"的引申义上完全相通。但需注意在具体文献中,山石本体多用"盘石",而抽象比喻更倾向"磐石"的书写形式,这种细微差异在《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有详细辨析。

网络扩展解释

“盘石”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盘石”同“磐石”,指厚而坚硬的大石头,常用于形容物体的稳固性。例如:“铁打江山,坚如盘石”。该词在发音上为“pán shí”,部分古籍中与“磐石”通用。


二、古籍与文学引用

  1. 比喻国家或宗室的稳固
    《荀子·富国》提到“国安於盘石”,以盘石象征政权稳定;《史记》中“盘石之宗”则指分封宗室形成的稳固体系。
  2. 诗词中的意象
    李白《丁都护歌》用“万人系盘石”表现沉重与艰难;《玉台新咏》则以“君当作磐石”比喻坚定的情感。

三、引申意义


四、与“磐石”的关系

两者在多数语境下可互换,但“磐石”更常见于现代汉语。权威词典(如汉典)明确标注二者为异形词,核心含义一致。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诗词例句,可参考《荀子》《史记》等文献,或查阅汉典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蔼然碧玉椽城南旧事撑委齿数顿锉阿其那梵言沸天干挠高洁隔絶刮刬捍马欢炽皇枢狐怪晖光诲示豗潆豁萨火实剑履教养禁印旧恩极心寇边诳子了见廉裾栎散鸾纛緑林豪士路由单媒进门下生迷留摸乱摹调内视年饭暖目破工夫破凶穷辱遒艳泉源人地荣观三折股为良医蛇筋蛇毛马角神完手挥目送送拨贪构题跋望海蜿蝘无何有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