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浄手的意思、浄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浄手的解释

(1).洗手。 唐 庄翱 逸句:“焚香暮入翻花殿,浄手秋开贝叶经。”《水浒传》第一一○回:“此人原是 歙州 山中樵夫,因去溪边浄手,水中照见头戴平天冠。”

(2).大小便的委婉说法。《全元散曲·红绣鞋》:“这场事怎干休,諕得我摸盆儿推浄手。”《英烈传》第二五回:“ 太祖 大笑,酒至数巡,却下堦浄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浄手"是"净手"的旧字形写法,在现代汉语中规范写作"净手"。根据权威汉语词典和语料库,其详细含义如下:

一、核心字义解析 "净"指清洁、使干净;"手"指人体上肢前端部分。二字组合本义为"使手清洁",即清洗双手的动作。此义项体现了汉语词汇的构词逻辑与日常行为关联性,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净手"释为"洗手"(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692页)。

二、具体语义引申

  1. 洁净双手的具象行为

    指为保持卫生或礼仪进行的洗手行为,常见于用餐前、祭祀仪式或接触洁净物品前。例如《礼记·玉藻》载"日五盥",虽未直用"净手"一词,但体现古人对手部清洁的重视,可视为该行为的文化源头。

  2. 排泄行为的委婉表达

    作为古代白话中的委婉语,特指解手(大小便)。此用法始见于宋元话本,如《水浒传》第四十五回:"海阇黎在床上却好觉来,浄手起来"。该语义通过"洗手"代指如厕后的清洁动作,形成借代修辞,属汉语特有的含蓄表达方式(参考《汉语大词典》第5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第1123页)。

三、文化语境应用 在宗教仪式(如佛教焚香礼拜前)、传统宴饮礼仪及文学作品中,"净手"兼具实用功能与文化象征意义。如《红楼梦》第三回描写林黛玉初入贾府时"饭毕,各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又盥手毕",其中"盥手"即与"净手"同义,反映世家大族的礼制规范。


参考资料依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
  3. 《礼记·玉藻》原文数据库(国学大师网)
  4. 《水浒传》电子文本(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5. 《红楼梦》在线阅读(古登堡计划)

网络扩展解释

“浄手”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双重含义,其用法和语境如下:

  1. 字面含义:洗手
    指清洁双手的动作,常见于日常生活或特定礼仪场合。例如:

    • 唐代庄翱诗句“浄手秋开贝叶经”,描述在翻阅经书前洗手以示恭敬;
    • 《水浒传》中“溪边浄手”的描写,强调动作的实际意义。
  2. 委婉含义:排泄(大小便)
    古人常用此词含蓄表达如厕需求,避免直接提及不雅之事。例如:

    • 《英烈传》提到“下堦浄手”,即借洗手代指如厕;
    • 元代散曲中“推浄手”,亦为类似用法。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班扬碧岑禀脱才高气清材物差分承露盘点洗碟仙二分浮云斧正挂虑冠具罟船花骨头黄散荒榛唤铁撝避货郎儿艰涩景旦精明强干近目即速瞘兜袴带两样两鴈随车明月珰貉同丘难弟难兄傉萨纰软扑撒强劲跒跁起今晴曛人间稔稔腻腻僧单山灯山童石烂绳牀土锉声威大震审语时候侍讲学士睡蛇颂述夙闻贴切剃灭团圈外感完纳无点乡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