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仙骨的意思、仙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仙骨的解释

(1).道教语。谓成仙的资质。《太平广记》卷五引 晋 葛洪 《神仙传》:“於是神人授以素书……凡二十五篇,告 墨子 曰:‘子有仙骨,又聪明,得此便成,不復须师。’” 唐 许浑 《与侯春时同年南池夜话》诗:“寻仙在仙骨,不用废牛刀。”

(2).比喻超凡拔俗的气质。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3).喻不同凡响的艺术特质。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 张南华 前辈真天才……今所流传诗画,气韵絶高,自有仙骨。” 鲁迅 《花边文学·看书琐记》:“一有变化,即非永久,说文学独有仙骨,是做梦的人们的梦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仙骨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核心义项,均体现道家文化对汉语词汇的深层影响:

一、道家所指的仙人骨骼

指道教传说中修炼成仙者超凡脱俗的体魄特征,被视为得道成仙的生理标志。

例证: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释为:"道家谓成仙者的骨骼,区别于凡人之躯。"

如唐代诗人李白《大鹏赋》中"仙人浩歌望我来,授我长生不死之骨",此处暗喻仙骨为超脱生死的象征 。


二、比喻超凡脱俗的资质

引申指人具有超越常人的天赋或气韵,特指在文学艺术、精神境界上的卓越禀赋。

例证: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释义:"喻指清逸绝俗的才情风骨。"

宋代苏轼《与米元章书》称:"知有仙骨,超然万物之表",即以仙骨赞誉米芾书画中脱俗的艺术气质 。


三、文学意象中的谪仙隐喻

在古典诗词中常以"谪仙骨"指代被贬凡间的仙人,暗喻才高遭忌或怀才不遇的文人境遇。

例证:

《全唐诗》卷五三六载许浑《陵阳春日》诗:"刘伶避世唯沉醉,宁戚伤时亦浩歌。已见玉璜曾上钓,何愁金鼎不和羹。终身持玉舄,丹诀未应传。自有仙骨在,无劳访葛洪。" 以仙骨喻指高洁不屈的精神内核 。


学术参考来源:

  1.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
  2. 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3. 彭定求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

网络扩展解释

“仙骨”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三个层面的解释:

  1. 道教术语
    指个体具备成仙的先天资质。例如晋代《神仙传》记载神人评价墨子“子有仙骨,又聪明”,说明修道者需具备这种内在条件。

  2. 超凡脱俗的气质
    常用于形容人(尤其是文人雅士)的高雅风骨。如杜甫在《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中写道“自是君身有仙骨”,借以赞颂友人的超然品格。

  3. 艺术创作的非凡特质
    清代文献《西清笔记》曾用“自有仙骨”评价张南华的诗画气韵,指艺术作品超越凡俗的独特审美价值。


注意:部分非权威来源(如)提到“特异功能”等释义,但这类解释未见于权威典籍和主流词典,建议以经典文献和权威词典定义为准。

别人正在浏览...

百科白足禅师编户齐民荜门圭窦谄谩朝化成结琛献淳庞纯小数滴溜儿动物淀粉斗士杜甫溪发碇房劳放印子府镇高压球根据盘互龟货怀琰昏暝金商咎患君明宽信烂肠酒龙吟虎啸美景民痡叛徒品行铺房普降球星栖岩气炎拳打犬牙相错散意刹把上方剑衫袍识履势耀收擢书袠送给送孝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耥稻僮奴望风响应往辙韦丹碑先下米儿先吃饭小使臣遐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