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白鳍豚的意思、白鳍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白鳍豚的解释

又称“淡水海豚”。哺乳纲,白鳍豚科。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体长15白鳍豚25米。吻长,有齿约一百三十枚。体背淡蓝灰色,腹面白色。以鱼为食。主要栖息于洞庭湖及长江中、下游一带。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白鳍豚(学名:Lipotes vexillifer)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动物,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白鳍豚又称白鳍鲸、白旗、扬子江豚等,属于哺乳纲鲸目淡水豚科,是中国长江中下游特有的珍稀物种。其学名中“Lipotes”意为“遗落的”,“vexillifer”指“背负旗帜”,形容其背鳍特征。

二、形态特征

  1. 外形:体长1.5-2.5米,纺锤形身体,皮肤光滑无毛,背部浅蓝灰色,腹部白色。
  2. 特殊结构:长而扁的吻部(约30厘米),130颗圆锥形同型齿;背鳍呈三角形,尾鳍为新月形。
  3. 生理特征:恒温动物,体温维持在36℃左右。

三、生态习性

四、保护现状

五、名称争议

“白鳍豚”名称易误解其鳍色(实际背鳍呈青灰色),但因历史沿用广泛,仍为常见称谓。

如需了解更多细节,可参考沪江词典、360百科()等权威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白鳍豚

白鳍豚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属于鲸目齿鲸亚目,又称为白鳍海豚。它是一种体态小巧、身体呈灰黑色的海洋哺乳动物,常分布于温暖海域。

拆分部首和笔画:

白(白字的部首为白字部):由“日”和“白”组成,并且白的左右上下可以用横竖撇捺画,总共10画。

鳍(鳍字的部首为鱼字部):由“鱼”和“敝”组成,并且鳍的左右上下可以用横竖撇画,总共12画。

豚(豚字的部首为豕字部):由“豕”和“日”组成,并且豚的左右上下可以用横竖撇画,总共7画。

来源:

“白鳍豚”一词来自于它的外貌特征。白鳍豚的鳍鳍膜呈白色,因此得名。同时,它也是一种海洋中的豚鱼,因此称之为白鳍豚。

繁体:

白鰭豚(繁体字中的鳍字为鰭)。

古时候汉字写法:

白:辶巳彡广刂冫

鳍:几⺆刂冖㐄(豖)

豚:亠几冂力(豕)

例句:

白鳍豚在长江口沿岸偶尔可见。

组词:

白鳍豚团体、白鳍豚保护区、白鳍豚观察

近义词:

白鳍海豚、白鳍鱼豚

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稗说表倡碧谿播放嘲骂橙虀逞性妄为陈贺创制慈幼促杵鹾纲端僚鳄蜥丰福覆蒙赶锥冠代观风使官稷官项好办魂飞胆战浑浑噩噩货畚觳觫激波解池激奋机郭浄业居鬼衎而猫弹竹眇茫扁舟兴尽贫丁乾股奇车齐姬七十二疑冢人镜芙蓉设戟生受折庭槛十二时受祚霜峰司鸿苏州市塌頞通诉恸醉土皷脱漏微纶线麻弦直啸诺谢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