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嬾钝的意思、嬾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嬾钝的解释

疏懒愚钝。 宋 苏洵 《上张侍郎第一书》:“ 洵 今年几五十,以嬾钝废於世,誓将絶进取之意。”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汉语词典释义:嬾钝

嬾钝(读音:lǎn dùn)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嬾”和“钝”二字组成,主要形容人的性情怠惰、反应迟钝或才智愚笨的状态。以下从字形、字义及用法角度详细解析:


一、单字释义

  1. 嬾(lǎn)

    • 本义:同“懒”,表示懈怠、不勤快。《说文解字》释为“懈也,怠也”。
    • 字形演变:从“女”从“赖”,古时认为女性易生懈怠,后引申为普遍性的懒惰。
    • 例证:

      《庄子·渔父》:“嬾者常安。”形容怠惰者安于现状。

  2. 钝(dùn)

    • 本义:指刀剑不锋利,引申为愚笨、迟钝。《说文解字》:“钝,錭也。”
    • 引申义:
      • 思维迟钝:如“愚钝”;
      • 行动迟缓:如“迟钝”。

二、复合词“嬾钝”的释义

“嬾钝”为同义复合词,强调性情怠惰与反应愚笨的双重特质,常见于古籍中对人物性格的批判性描述:


三、用法与语境

  1. 文学批评:

    古代文论中用以贬斥缺乏才思或创作怠惰之人。如清代沈德潜《说诗晬语》评某些诗人“笔力嬾钝,意趣索然”。

  2. 道德训诫:

    儒家典籍强调“勤勉戒惰”,如《朱子语类》云:“嬾钝之病,最妨进德修业。”


四、现代汉语中的演变

现代汉语中,“嬾钝”一词已罕用,其义由“懒惰”“愚钝”等替代。但在研究古典文献或方言中仍有留存,如闽南语保留“嬾”(luānn)表怠惰义。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 2013.
  3. 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 《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DB/OL]. 台湾学术网络版.

(注:因未搜索到可引用的网页链接,资料来源标注权威出版物名称。)

网络扩展解释

“嬾钝”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字义及文献记载综合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拆分释义

    • 嬾:通“懒”,指懒惰、懈怠。
    • 钝:指迟钝、愚笨,如《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不利也”,后引申为思维或行动迟缓()。
  2. 整体含义
    组合后表示“疏懒愚钝”,既包含行为上的懒散,也包含智力或反应上的迟钝。


二、文学出处

该词见于宋代苏洵《上张侍郎第一书》:“洵今年几五十,以嬾钝废於世,誓将絶进取之意。”
此处苏洵以“嬾钝”自谦,表达因疏懒愚钝而放弃功名追求的感慨,体现了古代文人的自省与谦逊表达习惯。


三、相关词汇补充

与“钝”相关的成语如“厉世摩钝”(激励世人,使愚钝者奋发)、“迟眉钝眼”(形容反应迟钝),均从不同角度延伸了“钝”的内涵()。


使用建议

该词多用于古文或书面语境,现代汉语中更常用“懒惰迟钝”等表述。若需引用古籍或进行文学创作,可选用“嬾钝”以增强文言语感。

别人正在浏览...

哀愍巴竭保险费北斗星怖慴不虞之誉撤围出师表担幢抖闪二王帖方鍼隔三差五公市河隄鸿嗸猴精华茂诙謿觳束渐诈狡谲莲花漏列公荦角落汤螃蟹履系麦麨惄然佩珠彭考品爵破口乾急青墩情澜取合攘袂扼腕如堕烟海若不沙木少年行神思恍惚折意试看诗课诗癖悚慑蒜脑藷随车雨田畼天潢贵胄王都完辑瓦注未已危于累卵湘灵鼓瑟显义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