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抵鸦的意思、抵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抵鸦的解释

古时 安南 舁人法的一种。 元 陈孚 《安南即事》诗:“抵鸦身偃豕,罗我背拳狐。”自注:“其舁人用布一匹,长丈餘,以圆木二,各长五寸,挈布两端,更以绳挈圆木,上以大竹贯绳,两人舁之,人侧其中,若举羊豕然,名曰抵鸦……象背上施鞍轡,凡座名曰罗我。人坐其上,拳屈如狐。”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抵鸦”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古代安南(今越南)的一种抬人方式,属于当地特有的舁人法(即抬运人的方法)。其具体操作是用一匹长布(约一丈多)两端系在两根短圆木上,再用绳子将圆木固定在大竹竿上,由两人抬行。被抬者侧卧其中,姿势类似被举起的猪羊。

二、出处与用法

该词最早见于元代陈孚的《安南即事》诗:“抵鸦身偃豕,罗我背拳狐。”诗中自注详细描述了这种舁人法的细节,并提到“罗我”是另一种坐姿(人坐在象背上,蜷曲如狐)。

三、其他说明

  1. 词源特点:属于古代方言词汇,现代汉语已极少使用。
  2. 文化背景:反映了古代越南地区的交通习俗,具有地域文化研究价值。

注:该词未收录于现代常用词典,相关解释主要来自古籍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抵鸦 (dǐ yā) 这个词是源自于汉语中的一个俚语,有着丰富的意义。下面我会依次解释相关问题: 拆分部首和笔画: - 抵:手(扌) + 比(比)。 - 鸦:鸟(鸟)。 来源: 《抵鸦》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代小说《西游记》,意为对猛禽鸦的驯服或抵抗。随后,这个词语也引申为对人性格、行为等的描述。 繁体: 抵鴉 古时候汉字写法: 《康熙字典》中将抵鸦作为一个新字,字形与现代写法类似,但略有差异。 例句: 1. 他心地善良,能够抵鸦恶势力的侵袭。 2. 她抵鸦压力,迎接挑战。 组词: 抵抗、抵御、抵制、抵挡、抵销 近义词: 对抗、对付、抗拒、抗衡、抵挡 反义词: 附和、顺从、默认、迁就、屈服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