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ark time]∶迈步;两脚仅做交替踏动的动作而不迈步向前
(2) [be at a standstill]∶停顿不前或暂不进行
(3) [step] 〈方〉∶台阶
亦作“蹋步”。1.踏罡步斗。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怪术》:“或为人解灾,必用一鸡,设祭於庭。又取江石如鸡卵,令疾者握之,乃踏步作气嘘叱,鸡旋转而死,石亦四破。”
(2).迈步。《水浒传》第一○四回:“﹝ 段三娘 ﹞踏步上前,提起拳头,望 王庆 打来。”《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他一手搓着两个铁球,大踏步,从庄门上就嚷进来了。” 饶孟侃 《家乡》诗:“我连忙踏步走入村中。”
(3).散步。 丁玲 《松子》:“老道人却悠闲的休息着那疲劳的四肢,慢条斯理的吸着烟……在这里踏步。”
(4).台阶;梯档。《醒世姻缘传》第八五回:“起旱就是栈道,蹋步,几万丈的高山,下头看不见底的深涧。”《情变》第二回:“却是一张竹梯子,这一下已经拔了两层踏步上来了。”
(5).身体站直,两脚于原地交替抬起、着地。 李国文 《月食》:“有的人也在走,不过是原地踏步,总不离开那起点。”
踏步
一、基础释义
指抬起脚后随即落回原地的动作,身体位置不发生移动。
例:士兵们在操场上踏步待命。
二、动作分解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三、引申义
比喻事物停滞不前,未取得实质进展。
例:项目因资金问题一直踏步不前。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四、专业领域应用
使用提示
需根据语境区分本义与比喻义,避免歧义。
参考资料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商务印书馆.
“踏步”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使用场景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各类来源的详细解释:
原地交替抬脚动作
指身体直立,双脚在原地交替抬起、着地而不前进的动作,常用于体操或队列训练。例如“原地踏步”。
迈步行走
作为动词时,可表示普通的迈步前行。如《水浒传》中“踏步上前”即指向前迈步。
台阶或梯档
在方言或特定语境中,可指代台阶、梯子的横档。例如“用砂光机处理踏步两端”。
停滞不前
比喻事物发展处于停顿状态,如“改革不能原地踏步”。
该词既包含具体动作(如原地踏步、迈步),也涵盖物体(台阶、爬梯)、抽象状态(停滞)及文化仪式(踏罡步斗)。如需进一步查阅古籍例证或工程材料参数,可参考来源网页。
按狱八窗玲珑百沴百子池八科巴漫参井长艾车把式春浦雌弦粹学带动登晨彫灭抵鸦睹当坊本福舆干将莫邪高棉高邮官印谷草鼓严假僭假貣稽浸饥穰九阂朘削可风俚妇灵岫缕肉羹命棺鸣珂里偏师岐梁请车器用曲沼辱污涩僻杀鸡扯脖少焉神贤世产世代簪缨施德夙愿台馆潭渚桃花粉同条共贯推敌外壕枉矢哨壶相疑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