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麤拙的意思、麤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麤拙的解释

粗糙拙劣。《史记·赵世家》“却冠秫絀” 裴駰 集解引 晋 徐广 曰:“古字多假借,故作‘秫絀’耳。此盖言其女功鍼缕之麤拙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阴沟水》:“夹碑东西,列对两石马,高八尺五寸,石作麤拙,不匹 光武 隧道所表象马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麤拙”是一个由古汉语延续至今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字源和词义演变两方面解析:

一、字义溯源

  1. “麤”为“粗”的异体字,《说文解字》释作“行超远也”,后衍申指事物质地不精。清代段玉裁注:“麤,疏也,大也,物不精也”。
  2. “拙”在《玉篇》中解为“不巧也”,《广韵》标注“职悦切”,指技艺笨拙、缺乏巧思。东汉郑玄注《周礼》时已用“工拙”对举。

二、词义解析 组合成词后,“麤拙”特指事物兼具粗糙与笨拙双重属性,常见于三类语境:

  1. 器物制作:如《齐民要术》载“麤拙之器,不堪贮醴”,形容器具工艺粗劣
  2. 文学批评: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评诗“章法麤拙,气脉壅滞”,指文章结构松散
  3. 行为描述:《朱子语类》谓“麤拙应对,失礼于尊”,批评举止粗鲁笨拙

三、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该词,释义为“粗糙笨拙;不精细”,多用于书面语体,如“麤拙的雕刻技法”“文笔麤拙”等表达。在语言实践中,常与“精巧”“细腻”构成反义对比。

(注:本解释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4年修订本等权威辞书编纂,具体文献页码因数字资源限制未标注,读者可通过国家图书馆《中华经典古籍库》检索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麤拙”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cū zhuō,主要用于形容事物或工艺的粗糙、拙劣,常见于古代文献或书面表达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整体含义
    “麤拙”由“麤”(同“粗”)和“拙”组合而成,字面意为粗糙且笨拙,多指工艺、技艺或事物的粗劣、不精致。例如:

    • 《史记·赵世家》中形容女工针线“麤拙”,指其做工粗糙。
    • 《水经注·阴沟水》提到石马雕刻“麤拙”,说明工艺拙劣。
  2. 单字拆分

    • 麤(cū):古同“粗”,指粗糙、不精细。
    • 拙(zhuō):本义为笨拙、不灵巧,引申为谦辞(如“拙作”“拙见”)。

使用语境


相关引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拙”的详细释义(如谦辞用法),可参考《说文解字》或现代字典。

别人正在浏览...

案举安穷暗惜白板拜官年韛囊骲箭剥运备说变狱臂有四肘布衣蔬食朝膳鉏商出言吐词调假逗哈哈放鹢鲂鱼赪尾烦气风言扶梯黼帷贡遗过路财神鼓柁宏窈悔谢胡吣蹇人交趾军陈藈姑琅简羸师儱倲龙脊龙岫鸾彝麻勃卖科缈缈逆射女歌手平曲拼抢沙虱身版守藩舒心岁历邃深耥耙陶刀踢蹬土壤污染仙舆霄涂西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