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说空话而无实际行动。《歧路灯》第三十回:“依我説,把他的账承当下,他就説正经话。若是乾研墨儿,他顺风一倒,那姓 茅 的就骗成了。”
“乾研墨”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基本释义
该词比喻只说空话而无实际行动的行为,常用于批评缺乏实践的空谈者。例如《歧路灯》第三十回提到:“若是乾研墨儿,他顺风一倒……”即形容对方仅口头承诺却不履行。
结构与读音
来源与用法
该词出自清代小说《歧路灯》,属于近代汉语中的比喻性表达,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文学或历史语境中。
近义与关联
类似含义的成语包括“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等,均强调言行不一的问题。
“乾研墨”通过“干磨墨却不用以书写”的意象,生动讽刺了空谈行为。若需进一步了解其历史用例,可参考《歧路灯》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的释义。
乾研墨是一种用于书法、绘画的墨汁,也可泛指墨汁。这个词一般用于文化领域,表示对绘画、书法用墨的研究和探索。
乾研墨这个词由三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乾”拆分出来的部首是“乙”,由4个笔画组成;第二个字“研”拆分出来的部首是“石”,由9个笔画组成;第三个字“墨”拆分出来的部首是“土”,由15个笔画组成。
乾研墨这个词源于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在繁体字中,“乾”字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而“研”字与“墨”字的写法略有不同。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稍有不同。例如,古时的“乾”字在“乙”的上方有一个点;古时的“研”字则将“身”字放在“石”的下方,相当于“砵”字;古时的“墨”字则是将“土”字加上一个“黑”字,形成一个字形。
1. 他沉迷于乾研墨的世界中,整日探究着墨汁的配方和品质。(乾研墨指对墨汁的研究)
2. 这位书法家将自己的乾研墨技巧应用于他的作品中,使每个字的笔画更加饱满有力。(乾研墨指对书法墨的运用)
乾研墨可以与其他词组合成新的词汇,例如:乾墨笔、研墨技巧、墨汁研发等。
乾研墨的近义词可以是墨汁、墨水,反义词可以是水彩、颜料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