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意的意思、措意的详细解释
措意的解释
[pay attention to] 留意;用心
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孔子家语·致思》
详细解释
(1).留意;在意。《孔子家语·致思》:“有一丈夫方将厉之, 孔子 使人并涯止之……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所谓五十许字者,在南面稍平处,人所常摹,其三面残缺,人不措意。”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大约这种文章,在身受者,最初是会愤懑的,后来经验一多,就不大措意,也更无愤懑或痛苦。”
(2).用心。《魏书·崔鸿传》:“ 鸿 弱冠便有著述之志,见 晋 魏 前史,皆成一家,无所措意……乃撰为《十六国春秋》。”
(3).指诗文的立意。 唐 皎然 《诗式·诗有五格》:“其有不用事而措意不高者,黜入第二格。” 宋 许顗 《彦周诗话》:“兵火间散辞不可復得,略记其叙数句,以见其措意如此。”
词语分解
- 措的解释 措 ò 安放,安排:措手。措辞。措置。措身。 筹划办理:措施。措办。筹措。举措失当。 弃置:刑措。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意的解释 意 ì 心思:意思。意见。意义。意味。意念。意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意。同意。意在笔先。意在言外。 心愿,愿望:意愿。愿意。意向。意图。意皆。好意。“醉翁之意不在酒”。 人或事
网络扩展解释
“措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进行解析:
1.基本释义
- 留意、在意:指对某事物给予关注或放在心上。例如《孔子家语·致思》中“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意为男子未加留意便渡河而去。
- 用心、专注:强调在行动或思考中投入精力。如《魏书·崔鸿传》提到崔鸿“无所措意”,即指他对前史未用心研究。
2.延伸用法
- 诗文的立意:在文学创作中,“措意”可指作品的构思与主旨。例如唐代皎然《诗式》中评价诗歌“措意不高者,黜入第二格”。
- 谨慎行事:部分现代解释(如)将其引申为“慎重思考,不轻率行动”,但此用法在古代典籍中较少见。
3.示例与语境
- 鲁迅在书信中写道:“(这类文章)后来经验一多,就不大措意”,表示不再在意。
- 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提到“人不措意”,即指未加关注。
4.近义词与关联词
- 近义词:留意、用心、在意、经心。
- 反义词:疏忽、漠视、忽略。
5.补充说明
“措”字本义为“安放、处理”(如“手足无措”),与“意”结合后,整体强调对事物的关注或处理时的专注态度。需注意其与“错意”(误解)在发音和含义上的区别。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中的相关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措意》这个词在中文中的意思是“注意、思考”。它是由“手”和“言”两个部首组成的,共有12个笔画。该词来源于古代文献,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一书。繁体字为「措意」。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例如,在繁体字中,“措意”的写法为「措意」。这种写法在传统文化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以下是一些使用“措意”这个词的例句:
1. 在做决定之前,请先措意一下。
2. 措意经过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他与“措意”相关的词汇包括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例如,组词可以包括“措施”、“用意”等。近义词可以包括“留意”、“关注”等词语。而“不用意”、“不关注”可以作为“措意”的反义词。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