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措意的意思、措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措意的解释

[pay attention to] 留意;用心

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孔子家语·致思》

详细解释

(1).留意;在意。《孔子家语·致思》:“有一丈夫方将厉之, 孔子 使人并涯止之……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所谓五十许字者,在南面稍平处,人所常摹,其三面残缺,人不措意。”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大约这种文章,在身受者,最初是会愤懑的,后来经验一多,就不大措意,也更无愤懑或痛苦。”

(2).用心。《魏书·崔鸿传》:“ 鸿 弱冠便有著述之志,见 晋 魏 前史,皆成一家,无所措意……乃撰为《十六国春秋》。”

(3).指诗文的立意。 唐 皎然 《诗式·诗有五格》:“其有不用事而措意不高者,黜入第二格。” 宋 许顗 《彦周诗话》:“兵火间散辞不可復得,略记其叙数句,以见其措意如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措意是汉语中的书面语动词,指人在处理事务时对某方面特别留意或用心谋划。该词最早见于《汉书·王莽传》,其中“措意”表示“着意、留意”的行为状态。

从词义结构分析,“措”本义为“放置、安排”,引申为“处理、筹划”;“意”指思想、意图。二字组合后,强调通过主观意识的规划达到特定目的。例如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中“措意深远”,即形容思虑周密、谋划周全的思维状态。

现代汉语中,“措意”多用于正式语境,如学术研究需“措意于文献考据”,或政策制定需“措意民生保障”。其近义词包括“留意”“着意”,反义词则为“疏忽”“漠视”。在语法功能上,常作谓语或宾语,如“未曾措意”“措意不深”等表达形式。

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义为“着意;留意”,《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则标注为“对某事特别用心”。这些释义均体现该词在语义上兼具主动关注与策略性思考的双重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措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进行解析:

1.基本释义

2.延伸用法

3.示例与语境

4.近义词与关联词

5.补充说明

“措”字本义为“安放、处理”(如“手足无措”),与“意”结合后,整体强调对事物的关注或处理时的专注态度。需注意其与“错意”(误解)在发音和含义上的区别。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中的相关条目。

别人正在浏览...

阿炳般输迸珠表白避伏蚕室狱程奏褫革俶诡慈怜翠鬟甸聚巅崖凡韵风餐露宿風鬟霧鬢虾蟆蓝禾菽黄鹄歌郊虞杰出虮蝨寄兴硍朱旷志昆和麦老挑累卵连滚带爬凌架攦秀貌定猫尿绵区闵子内三郎盘瓠拼命三郎且且侵偪亲结麴生若者桑落酒杀略盛开神领意得使酒駡座屎头巾受审束手就禽私行铜鼓钗铜鱼椀茗闻风而逃无梁斗下第祥鳣渫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