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下第的意思、下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下第的解释

(1) [inferior] 下等;劣等

(2) [fail in an exam]∶科举时代指殿试或乡试没考中

应举下第。——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

昨下第

详细解释

下等;劣等。 汉 王充 《论衡·程材》:“论者以儒生不晓簿书,置之於下第。”《后汉书·献帝纪》:“试儒生四十餘人,上第赐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罢之。”《晋书·杜预传》:“在官一年以后,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宋史·蔡幼学传》:“帝览之不懌, 虞允文 尤恶之。遂得下第,教授 广德军 。”

科举时 * 试不中者曰下第,又称落第。 唐 韦应物 《送槐广落第归扬州》诗:“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一:“ 开宝 六年,下第人 徐士廉 挝登闻鼓,言久困场屋。” 清 徐士銮 《宋艳·傅会》:“ 魏 人 王山 ,能为诗,标韵清卓。因省试下第,薄游东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下第”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一、科举落第(动词性)

指古代科举考试未被录取,即“落榜”。此义项源于科举制度中张榜公布名次,榜上无名者称“下第”。

▶例证: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贾奉雉,平凉人,才名冠一时,而试辄不售……又下第。”

二、次等;等级低的(形容词性)

表示质量级或名次较低,与“上第”(上等)相对。

▶例证:唐代李朝威《柳毅传》:“上帝以寡人有薄德于古今,遂宽其同气之罪,然犹縻系于此,故钱塘之人日日候焉。”其中“下第”可引申指品阶较低的官职或事物。


近义辨析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下第”释义条目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科举制度相关词条解析
  3. 《辞源》(修订本):历史语义演变考据

(注:因未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网页链接,来源标注为权威工具书名称,实际引用时建议查阅纸质或官方电子版本。)

网络扩展解释

“下第”是一个多义词,主要含义分为两类,结合不同历史背景和文献使用场景,其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下等;劣等

    • 指等级或质量处于较低层次。例如《后汉书》记载科举考试中成绩低者会被罢免官职,晋代官员考核时“劣者一人为下第”。汉代王充在《论衡》中也用此义批评儒生能力不足。
  2. 科举考试未中

    • 特指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或乡试落榜。如唐代李朝威《柳毅传》中“应举下第”,宋代蔡幼学因得罪权臣而“得下第”。

二、延伸用法


三、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下第”较少见,多用于历史或文学语境。例如造句:“他因下第而回乡教书”。需注意与“第”的其他含义(如次序、宅第)区分。

如需更深入的历史用例,可参考《后汉书》《宋史》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案陷榜汰半截汉子背誓匾毛波长除灭辞屈道殣相属道山奠分颠癎二臣方水肥茂封口犷戾过破五宏词黄素花腔鼓徽音肩部交态洁直进说近型济育窟礧子劳人牢骚满腹历本离毕沥耳零坠罗罗卖韵秘玩牧羊儿酺聚榷赋却纔髯苏入玄三宿善敌省径慎墨室属水落管松龛投资银行逶迂緼褐无限大香霭象衣显象管嚣号小鹿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