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俶诡的意思、俶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俶诡的解释

奇异。《吕氏春秋·侈乐》:“大鼓鐘磬管簫之音,以鉅为美,以众为观,俶诡殊瑰,耳所未尝闻,目所未尝见。” 毕沅 注引 李瀚 曰:“俶诡亦作諔诡,奇异也。” 南朝 梁 萧统 《铜博山香炉赋》:“方 夏 鼎之瓌异,类《山经》之俶诡。”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汤敦甫》:“闻公少居乡时,行颇俶诡,里人多畏之。”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名家言者,其繁重博杂似北学,其推理俶诡似南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俶诡”是一个较为罕见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词源与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从构词法看,“俶”本义为起始、整理,《说文解字》释为“善也”,后引申为突然、奇异;“诡”则含变诈、怪异之意,二者合称强化了“奇特不凡”的语义特征。

在古典文献中,《庄子·天下》篇载“其辞虽参差,而俶诡可观”,此处形容言辞奇谲却富有观赏性。明代方以智《通雅》中“俶诡者,奇异之极也”进一步阐释了该词的程度意义,指代超越常规认知的特殊状态。

现代汉语研究中,学者指出“俶诡”多用于形容文艺作品的超凡意境或人物的卓异言行,如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评《离骚》“瑰丽俶诡,足冠辞林”。但需注意,该词在现代口语中已鲜少使用,主要见于古籍研究与文学评论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俶诡”是一个古汉语词汇,读音为chù guǐ,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词义
    “俶诡”意为奇异、奇特,常用来描述事物或行为的不寻常、超乎常态。例如《吕氏春秋·侈乐》中提到“俶诡殊瑰”,即以宏大、奇异为美,强调感官的冲击()。

  2. 字形结构

    • 俶:左右结构,本义为“开始”,但在“俶诡”中引申为“独特、特别”。
    • 诡:左右结构,原指“欺诈”,此处引申为“变化多端、难以捉摸”()。
  3. 文献用例

    • 《吕氏春秋》用“俶诡”形容音乐与器物的奇异瑰丽;
    • 南朝萧统在《铜博山香炉赋》中以此词类比《山海经》的诡谲风格;
    • 清代昭梿的《啸亭杂录》则用“俶诡”描述人物行为的怪诞()。
  4. 变体与关联词
    古文中“俶诡”亦写作“諔诡”,两者意义相通,均指向“超乎寻常的奇异感”。

  5. 现代使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多见于古典文学或历史文献研究。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爱吝宝海爆炭背反备件辩客不成体统不分青红皂白布义材德兼备惭讷长工长迤带兵钓杆耳也芳蔼分福傅雷家书耕械闺绣画鼓吏寒漱还不能回行剑胆琴心见怪非怪坚营进退失踞久困卷刃缆鱼令音扪膝绵力薄材蓬室普浃峭刑歧互欺羽七舆大夫券给蒛盆确士三殿赏贤罚暴身子骨食不重肉首夏丝来线去陶瓦忝冒童牙退智荼垒枉妆完娶蛙神物主嫌疑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