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程奏的意思、程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程奏的解释

公开上奏。《汉书·毋将隆传》:“上於是制詔丞相、御史大夫…… 隆 位九卿,既无以匡朝廷之不逮,而反奏请与 永信宫 争贵贱之贾,程奏显言,众莫不闻。”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露奏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程奏是古代汉语中较为生僻的行政文书术语,其核心含义指代经过既定程序呈递的奏章或公文。该词由"程"(规程、程序)和"奏"(上呈文书)组合而成,特指符合朝廷既定格式与流程的正式文书。据《中国古代官制辞典》记载,程奏在唐代开始作为制度术语使用,主要用于三省六部制中,强调文书须经门下省审核、中书省草拟、尚书省执行的完整行政流程。

《汉语大词典》第七版第358页释义显示,程奏包含双重属性:既指文书本身的程式化特征,又强调其作为决策依据的法定效力。宋代《文苑英华》收录的奏疏中,程奏多用于财政审计、官员考核等重大政务,需加盖"程限印"确认流程完整性。

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专题研究》指出,程奏与普通奏章的关键区别在于其严格的格式要求,包含事由陈述、律令援引、处理建议三个固定模块,且需附相关衙门的签章批注。这种文书制度对明清题本制度产生直接影响。

网络扩展解释

“程奏”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公开上奏,常见于历史文献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程奏”指臣子以公开形式向帝王陈述政务或意见,与“密奏”相对。其中“程”在此处引申为公开、显明,“奏”即上奏。

  2. 出处与引证
    该词最早见于《汉书·毋将隆传》:“隆位九卿……程奏显言,众莫不闻。”此句描述毋将隆在朝堂公开奏议的行为。唐代颜师古注引苏林曰:“露奏也”,进一步将“程奏”解释为“露骨直言”式的公开奏章。

  3. 历史背景
    在汉代官制中,程奏多用于涉及公共事务或需要群臣共议的场合。例如官员因职责疏忽或涉及皇室利益争议时,需通过程奏接受公开监督。

  4. 现代应用
    该词现已罕用,但在研究古代文书制度或历史文献解读时仍具参考价值。如清代醇亲王巡阅北洋水师时曾用“查勘课程”一词,可见“程”字在近代仍保留公开核查的衍生含义。

注: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例证,可参考《汉书》相关篇章或《颜师古注》等历史注疏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霸主辨释逼勒博物学家博邪长縻长头产卵侈长出次萃集低钱犊鼻騧堵击飞溅风竿负手干杯官舍规蒦澴流阛市绘图会议室昏头搭脑祸至无日夹结津渠妓围看死可厌老大晌丽精令典龙币旅饮媢忌昧心财魔行女华弃妇七男八壻诠旨柔功三清殿僧纳手示熟醉荪美所费不资贪财慕势唐音停直颓垣断壁盌唇忤犯先发嚣纷下听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