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肠的意思、寸肠的详细解释
寸肠的解释
(1).泛指胸臆,心间。 唐 韩偓 《感旧》诗:“省趋弘阁侍貂璫,指痤恩深刻寸肠。”《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而今无奈寸肠思,堆积千愁空懊恼。”
(2).指肠。 明 高明 《琵琶记·南浦嘱别》:“骨肉分离,寸肠割断。” 清 龚炜 《巢林笔谈·姐病故》:“姐病日篤,盖久痢积虚也。予日往视之,輒呼‘好兄弟’不止,予时寸肠割矣。”
(3).心事。 宋 柳永 《轮台子》词:“但黯黯魂消,寸肠凭谁表?”
词语分解
- 寸的解释 寸 ù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尺的十分之一:尺寸。 短小:寸土。寸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寸心。寸步难行。 姓。 笔画数:; 部首:寸; 笔顺编号:
- 肠的解释 肠 (腸) á 人或动物内脏之一,呈长管形,主管消化和吸收养分,分“大肠”、“小肠”等部:肠子。肠衣。肝肠寸断。羊肠小道。脑满肠肥。 笔画数:; 部首:月;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寸肠"在汉语中属于文学性较强的词汇,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
字面本义:指短小的肠子。
- 这是其最基础的物理含义。"寸"形容其短小,常用于比喻或衬托其他意义。
-
核心引申义:比喻愁思郁结的心绪或情感。
- 这是"寸肠"最常用、最重要的含义。古人认为心、肠是情感、思绪的居所。"寸"字在此极言其愁思之深重、郁结难解,仿佛柔肠百结,缩短至寸,饱受煎熬。
- 例证: 常与"断"、"千结"等词连用,如"愁肠寸断"、"柔肠寸结",形象地描绘极度悲伤、忧虑或思念的状态。
-
特定引申义:借指心中所思所念之人(尤指伴侣)。
- 在古典诗词中,"寸肠"有时会直接代指心中牵挂的对象,特别是爱人或伴侣。这种用法相对较少,但也体现了情感的具象化表达。
- 例证: 如元·王实甫《西厢记》中有"俺娘把甜句儿落空了他,虚名儿误赚了我"后,张生唱道:"怨不能,恨不成,坐不安,睡不宁。有一日柳遮花映,雾障云屏,夜阑人静,海誓山盟。恁时节风流嘉庆,锦片也似前程,美满恩情,咱两个画堂春自生。" 虽未直接出现"寸肠",但类似语境中常用以表达对心上人的刻骨思念,其情感内核与"寸肠"所指相通。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 对"寸肠"的解释明确包含"指胸臆,心曲"以及"指情思;心绪"的含义,并引用了古代文献例证。这是汉语词汇释义最权威的工具书之一。
- 《辞源》(修订本): 作为重要的古汉语辞书,其对"寸肠"的解释侧重于其比喻忧愁郁结的心绪的含义。
- 古典文学作品: 大量诗词曲赋中使用"寸肠"或其相关表达(如"愁肠寸断"),是理解其含义和用法的最直接语境。例如:
- 唐·韩偓《感旧》诗中有"省趋弘阁侍貂珰,指座深恩刻寸肠"。
- 宋·柳永《临江仙引》词:"香闺别来无信息,云愁雨恨难忘。指帝城归路,但烟水茫茫。凝情望断泪眼,尽日独立斜阳。空赢得,瘦损容光。未知何日,得成双。免教人,只恁断人肠。"(虽未直接用"寸肠",但"断人肠"意境相同)。
- 元·王实甫《西厢记》中表达相思之苦的段落常隐含此意。
"寸肠"一词,源自其短小肠子的本义,在汉语文学中主要引申为郁结难解的愁思、忧思或刻骨的情感,是古人表达内心深重痛苦、思念或忧虑的生动意象。其核心在于"寸"字所传达的郁结、深重、煎熬之感。
网络扩展解释
“寸肠”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
胸臆/心间
指人的内心情感或思绪,常用于表达深切的情绪。例如唐代韩偓《感旧》中“指痤恩深刻寸肠”,以及《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中“寸肠思,堆积千愁”,均通过“寸肠”传递内心的愁思。
-
指代肠(生理器官)
直接描述肠的形态或状态,常见于形容极度悲痛。如明代高明《琵琶记》中“寸肠割断”,清代龚炜《巢林笔谈》亦用“寸肠割矣”表现亲人病重时的哀伤。
-
心事/难以言说的情感
宋代柳永《轮台子》中“寸肠凭谁表”,则以此词暗指无法倾诉的隐秘情愫。
补充说明:该词多用于古典文学或诗词中,现代汉语较少使用。其核心意象是通过“寸”(极短)与“肠”(情感载体)结合,强调情感的深刻或纠结。
别人正在浏览...
爱色罢倦宝贝蛋碑洞边届并隔兵快鄙弃尘昧耻辱弛行充肠牀上施牀鉏麑撮算大肠杆菌诞淫德人斗班二人转反脣相稽泛櫂丰蔚愤烈改物贯一诡语鼓栧害虐红河黄驴狐惑秽迹棘鈎楫橹遽惶口才闚觎昆明湖连空敛色力臣赁约马铃蔓草曼珠谋懽軯礚佥壬器玩覰看日锻月炼散带衡门神榇食白鼠齧虫穿索尽枯肠亭亭秃翁象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