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肠杆菌的意思、大肠杆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肠杆菌的解释

寄生在人或高等动物大肠内的一种细菌。在肠内生活时对人或动物一般无危害,但如进入肾、胆囊等器官内,则会引起发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汉语词典释义及科学解析如下:


一、汉语词典释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大肠杆菌"定义为:

一种常见的寄生在人和动物大肠内的细菌。多数不致病,但某些类型可能引发腹泻、尿路感染等疾病,是卫生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生物学特征

  1. 分类地位

    属革兰氏阴性杆菌,归属于肠杆菌科,是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之一,参与维生素K合成和食物消化。

  2. 形态与习性

    呈短杆状,有鞭毛可运动,兼性厌氧,在37℃普通培养基上易繁殖,菌落特征为光滑湿润。


三、医学意义


四、公共卫生价值

作为粪便污染指示菌,其在水源、食品中的含量直接反映卫生状况。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规定每100ml水样不得检出大肠杆菌。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李凡, 徐志凯. 《医学微生物学》(第9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 2022.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可验证链接,参考文献仅标注来源名称及出版信息)

网络扩展解释

大肠杆菌(学名:Escherichia coli,简称E. col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属于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综合解释:


基本特征

  1. 形态与结构
    呈杆状,长约0.5-3微米,周生鞭毛使其能运动,无芽孢,革兰氏染色呈阴性。

  2. 分布与生存
    主要寄生于人类和动物的大肠内,是肠道正常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粪便干重的约1/3。此外,也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等自然环境中。


对人体的双重作用

  1. 有益功能

    • 促进消化:分解食物残渣,增强代谢功能。
    • 合成维生素:产生B族和K族维生素,提供必需营养素。
    • 抑制有害菌:通过竞争性定植,限制致病菌的生长。
  2. 致病风险

    • 条件致病性:当进入肠道外的器官(如泌尿系统、胆囊)或宿主免疫力下降时,可能引发感染,导致腹泻、尿路感染、败血症等。
    • 特定致病菌株:部分菌型(如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可直接引发肠道疾病,表现为腹痛、呕吐、脱水等。

传播与检测

  1.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

  2. 卫生检测意义
    因大肠杆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常作为水质、食品卫生的指示菌。若检测超标,提示可能存在其他致病微生物污染。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致病机制或检测标准,可查阅相关医学文献或卫生部门指南。

别人正在浏览...

安国宁家百封拜龙牌伯叔白头如新保护色丙种球蛋白不枕层复厕饰常疾嗤啦村醪大车以载惰侈二松府记改作感叹官帽圭撮贵同唅呀何谁黄蜨回飙怙彊交攻嫁装几而不征极谱絶貌巨金奎蹏烂酱滥祀料校贸辰米粃墓舍评跋叵罗千有曲腰哈背软锰矿扫括生乳是凡四司六局鼗鞞逃逃头营颓浪托诸空言委约下辣手香厨相溷笑扯扯小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