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耻辱的意思、耻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耻辱的解释

[shame;disgrace;humiliation] 羞辱;侮辱

永远也洗不掉的耻辱

详细解释

亦作“耻辱”。1.谓声誉上所受的损害。《论语·学而》:“恭近於礼,远耻辱也。”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耻辱者,勇之决也。” 明 张居正 《女诫直解》:“短毁不善之言,布扬於中外;耻辱不好的事,皆集於其身。”

(2).侮辱。《后汉书·循吏传·秦彭》:“吏有过咎,罢遣而已,不加耻辱。”《水浒传》第四七回:“一是与山寨报仇,不折了鋭气;二乃免此小辈被他耻辱。”

(3).羞辱,羞辱的事。如:以讲卫生为光荣,不讲卫生为耻辱。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耻辱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耻辱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层次:

一、本义解析

指因声誉受损或行为不当而产生的羞愧感。《汉语大词典》定义为:“声誉受到损害而内心感到羞愧”。其核心包含两层含义:

  1. 外在评价:社会对个体或群体的负面评判(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强调“声誉受损”);
  2. 内在感受:因自身过失或外界贬低引发的痛苦、难堪心理。

二、引申与扩展

  1. 道德层面的否定

    《辞海》指出,耻辱常关联道德失范行为,如背信弃义、丧失气节等,代表对伦理底线的突破。例如“丧权辱国”特指国家尊严的丧失。

  2. 文化语境中的象征

    古代汉语中,“耻”与“辱”存在细微差异:“耻”侧重主观羞惭(如《论语》“知耻近乎勇”);“辱”更强调外界施加的贬损(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辱其群臣”)。

三、近义与反义关联

四、权威来源参考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定义核心含义)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释义与用例)
  3.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道德与文化延伸)
  4. 王力.《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4.(古汉语语义辨析)

注:以上释义综合权威辞书,未引用网页资源时以纸质文献来源确保学术严谨性。

网络扩展解释

“耻辱”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chǐ rǔ,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声誉的损害
    指个人或集体在名誉、尊严上受到的伤害。例如《论语·学而》中提到“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强调以礼待人可避免蒙羞。
  2. 侮辱
    指外界施加的贬低性言行,如《水浒传》中“免此小辈被他耻辱”即表达此意。
  3. 羞辱之事
    指具体事件或行为带来的羞愧感,如“以不讲卫生为耻辱”。

二、情感与心理影响

耻辱常伴随羞愧、痛苦等负面情绪,是一种对自我价值或群体尊严受损的强烈感知。例如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写道“耻辱者,勇之决也”,说明耻辱感可能激发勇气。


三、经典引用与扩展


四、近义词对比


如需更多例句或详细出处,可参考《论语》、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等文献,或查阅权威词典(如、6、8)。

别人正在浏览...

巴得颁给八通步马财賮采缬揣巴达穷大世界调书袋敌方洞晰多元焚烁鼓司寒星和润家妇骄艳讥贬金马勼合酒势畿夏诳骇溃师来下老业人离构林林央央流冗流查旅翮麦加面审谋才炰哮扁舟千把千手千眼观音清霜欋疏日兄荣古陋今锐挫气索沙弥石架鸤枭树嫡水灵灵説服厮罗谈无讨口牙田垄蝭蛙婉美乌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