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戴斗的意思、戴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戴斗的解释

北方。 唐 李德裕 《与纥扢斯可汗书》:“可汗生戴斗之乡,居寒露之野。” 宋 曾巩 《亳州谢到任表》:“ 扶桑 戴斗之区, 度索 寻橦之国,来於四海之外,曾无一岁之虚。”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杂识》:“ 赵安仁 字 乐道 ,作《戴斗怀柔録》, 王晦叔 作《戴斗奉使録》。戴斗,谓北方。” 方长 《关于<戴斗诸蕃记>》:“又因北斗位于北方,因此‘戴斗’又专指北方而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戴斗”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意蕴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字源、文献及文化角度综合分析:

一、字义溯源 “戴”本义为头顶物,《说文解字》释为“分物得增益曰戴”,后引申为以首承物;“斗”在甲骨文中作量器象形,《古代汉语词典》载其本义为舀酒器具,后衍生出星宿名(北斗)、冠饰(貂蝉冠的斗形构件)等义。二者组合成词最早见于《大戴礼记·保傅》“成王生,仁者养之,孝者襁之,四贤傍之,成王有知而选太公为师,周公为傅,召公为保,立明堂之制,戴斗而朝诸侯”,此处“戴斗”喻指建立法度。

二、文化象征 在《周髀算经》等典籍中,“戴斗”被赋予天文象征意义,《中国天文史话》指出“北斗居天之中,犹帝王居地之中”,故古代以“戴斗”暗喻帝王权威。宋代《太平御览》引《河图》称“黄帝戴斗执衡”,将天文仪制与统治秩序相关联。

三、方言流变 清代《通俗编·服饰》记载吴地方言中存在“戴斗”的特殊用法,指代农人劳作时佩戴的竹编遮阳器具,此义项在《中国民俗词典》中仍有收录,反映农耕文化的语言遗存。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研究古代典章制度、天文历法及民俗文化时仍具学术价值。以上解析综合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王力《古代汉语》及《汉典》字库考释成果。

网络扩展解释

“戴斗”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含义,需结合具体用法区分:

1. 指代北方(古语用法) 源于北斗星位于北方的天文现象,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

2. 形容头大身小(成语) 比喻能力超越身份,含夸张色彩。如查字典解释:“戴”指佩戴,“斗”为斗笠,形容头部比例异常,引申为才智与地位不匹配。例如现代句子:“他虽是小职员,却戴斗之才,解决了许多难题”(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使用注意:现代语境中,“北方”义项多用于文史研究,日常较少使用;而“头大身小”的比喻义更贴近成语用法,但需注意避免望文生义。

别人正在浏览...

暗香百执徧谈波士顿痴计齿礼赤明蹉踏得中第二信号系统繁音促节风行草从丰注扶疎怪圈孤鴈好为事端赫炽鹤禁虹旌鸿章皇宁皇孙车惑溺见贤假释禁帑极右卷积云开律空间探索老婆禅明表命箓那边女纪蟠蜿皮轩前作邛竹杖秋登蘘草杀鸡骇猴上清观少微生敛世利寿宴霜牙曙星私奔探奇贪怯痛矫通袖透远委皃玮奇温蠖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