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注定的命运。 前蜀 杜光庭 《皇帝本命醮词》:“至於命籙兴衰,禄祚丰薄,立身罪福,行运吉凶,上自天司,旁资本命,主张考校,巨细无遗。”
“命箓”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命箓”指注定的命运,常用于古代文献或宗教语境中,强调命运由天定、不可更改的属性。例如前蜀杜光庭在《皇帝本命醮词》中提到“命籙兴衰,禄祚丰薄”,即通过道教仪式探讨个人命运的兴衰与福禄的厚薄。
该词最早见于道教典籍《皇帝本命醮词》,文中提到“命籙兴衰,禄祚丰薄……上自天司,旁资本命”,表明古人认为命运由天司与本命共同主宰,带有宗教宿命观色彩。
“命箓”是一个结合了道教文化和命理观念的词汇,反映了古人对命运的理解与敬畏。
《命箓》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命运之书”,通常指解读一个人命运的记录或者命运的预测。
《命箓》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和“⺌”。其中,“⺮”为上部部首,读音为“zhú”,表示竹子;“⺌”为下部部首,读音为“xué”,表示学习。
整个词字共有11画,其中,“⺮”部分为3画,“⺌”部分为8画。
《命箓》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中国的占卜和命相学术中,也常见于相关文献、小说和电影中。在古代繁体字中,《命箓》的写法与现代体稍有不同,字形上有稍许变化。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区别。以《命箓》为例,其古时候的写法为“命箏”,字形上有一点差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书写也经历了变迁和演变,逐渐接近了现代的形式。
1. 他拿出了一本《命箓》,开始研究自己的命运。
2. 这个命相大师据说能准确地解读人的《命箓》。
1. 命运:指人生发展的轨迹和结局。
2. 箓册:指记载事物或者人的详细情况的书籍。
3. 命格:指人的命运状况。
4. 命相:指通过面相、手相等来推断一个人的命运。
1. 命书:指命运之书,与《命箓》意思相同。
2. 命轨:指人的命运轨迹,与《命箓》的概念相似。
命箓属于特定的领域词汇,在常用汉字中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与之对应。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