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等待喂食;等待食粮。 唐 皇甫冉 《赋长道一绝送陆邃潜夫》序:“众雏嗷嗷,开口待哺。”《宋史·富弼传》:“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明史·外国传一·朝鲜》:“顾以封疆多故,土瘠民贫,内供本国之军需,外济镇兵之待哺,生穀有限,支给实难。”
待哺
释义:指等待喂食,形容饥饿或急需供养的状态。
字义解析
合指因饥饿而等待食物供给,引申为迫切需求外界支援的状态。
词性特征
动词性短语,多用于描述生物(如婴儿、雏鸟)或比喻弱势群体亟待救助的场景。
经典出处
源自《诗经·小雅·鸿雁》:“爰及矜人,哀此鳏寡”,后演化为“嗷嗷待哺”的固定搭配,形容哀鸣求食的雏鸟,隐喻民生困苦。
来源:中华书局《诗经译注》(2015年版),第210页。
古代用例
白居易《秦中吟·重赋》中“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悲喘与寒气,并入鼻中辛”暗含“待哺”之境,描绘百姓饥寒交迫。
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白居易诗集校注》,卷三,第89页。
核心场景
权威词典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256页:
待哺:等待喂食。常与“嗷嗷”连用,形容急切需求。
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官网截图(链接存档)。
雏鸟哀鸣求食,后泛指处境艰难、急需援助。
语例:
“灾区物资短缺,民众嗷嗷待哺。” ——《人民日报》2023年防汛报道。
来源:《新华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9年),第5页。
“待哺”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dài bǔ,其核心含义为等待喂食或等待食粮。以下是详细解释和用法分析:
字面解释
《宋史·富弼传》记载:“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
唐代皇甫冉诗云:“众雏嗷嗷,开口待哺。”
比喻义
《明史》提到朝鲜“外济镇兵之待哺”,指军队物资匮乏。
现代用法如“非洲灾民嗷嗷待哺”。
成语“嗷嗷待哺”
“火山爆发后,灾民们嗷嗷待哺。”
“她丢下嗷嗷待哺的孩子,远赴他乡。”
使用场景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出处,可参考《汉典》 或《宋史》相关记载。
拜门匕鬯不惊秕政擦刮藏头露尾参注畅行无阻臣礼充炽厨头竈脑打腿點竄独断独行夺彩翻滚滚風示风牖贯鱼之次诡错贵宫豪达黑三棱赫然而怒胡汉民戬谷伎俩羁鸟激肃犄牾扛长工拟墨农桑碰蛋披剃钳锤千妥万当檾麻三千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上相生縠胜计慑詟双距水家淑静鼠屎汙羹四义琐缕叹羡桃实挺尸偷盗拓落不羁文字狱五老榜哓哓衺恶协意协奏曲